【运营成长】好运营要多懂产品?

好产品要懂运营,好运营也要懂产品


第一,运营理解了PM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流程后,甚至部分掌握了一些PM的思考方法和逻辑后,可能会降低运营的“无脑吐槽”+“提出无脑需求”的比例。

PM需要在进行产品设计和需求分析时,紧扣“用户+需求+场景”的三要素。在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描述时,也要尽量采用这种方式。如,设计一个论坛搜索功能,不能简单说“这个功能大多数论坛都有,所以我们也要有,没有的话很不方便”,而应该说“假如一个500人的班级中,助教对这些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当助教想把前期的优秀作业拿出来作为参考,让学生观摩,并且这种行为在为期8周的课程中每周都存在,于是就有了这个搜索的需求”。

第二,时刻拥有一种“寻找合理高效的产品机制为运营服务”的思考,会带来很大便利和更大可能。

运营不仅是“依靠个人的人肉事件投入来辅助产品运转(如审核、发优惠券、做活动)”,而是做到一个阶段后,面向当前存在的具体的运营需求,如何可以借由一些产品机制的变化来帮助更好又有效实现?

eg:知乎Live运营

No:活动大促、推广。。。

Yes:Live主讲者可以直接给他人赠票。Live主可以在自己的Live页面下点选“送票”,然后被赠送对方会收到一条私信,当我点击Live主发给我的私信链接就可以报名这场Live,同时,我报名的消息会出现在所以关注了我的用户的Feed流里。

PS:这种模式适合这种社交+内容模式的APP里面,对于平台类APP不是很好用,除非平台类APP也建立了一定的社交关系。

第三,懂得某些产品逻辑、架构,能够粗略对实现成本进行评估,降低与PM和研发之间的沟通成本。

参考“员工如何自我修炼”——学会说话。

第四,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等产品理念和工作方法,方便去进行工作推进,争取话语权。

其实在很多时候,PM的话语权都是高于运营的,京东可能某些部门会不一样。


something add: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实行产品。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在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上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都是在追求产品开发、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轻架构、高性能,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66评论 25 709
  • 《用户力:需求驱动的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作者:郝志中作者:...读者:锅巴GG我还在持续更新中... 业务的转化...
    锅巴GG阅读 2,665评论 2 59
  • 为什么感觉人越长大就越没有过节的心情了 中秋节,变得不喜欢吃月饼了,只不过是个星期四而已,唯一可愉悦的就是放假。 ...
    雪域红妆阅读 1,350评论 0 0
  • android.util.Log常用的方法有以下5个:Log.v() Log.d() Log.i() Log.w(...
    AiPuff阅读 1,666评论 0 3
  • 我所在的酷开公司,隶属于创维,定位于家庭互联网TV,直接竞争对手是乐视、小米电视! 在今年的实习生招生中,共招进来...
    木头的目阅读 6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