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孩子用指责表达需求
受台风影响,雨下了一天。傍晚我邀请双胞胎女儿外出看雨。
我们三个人换好衣服,准备外出。“妈妈,这件衣服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你总是给买东西!”小女儿说道。
“这是去年妈妈给我买的,你买了那件牛仔上衣,我没买,妈妈给我买了这件。”大女儿辩驳道。
“如果你想要,我带你去那个店看看,给你买一件。咱们出去吧。”我说。
“我不要!你们先出去吧,我过会出去。”小女儿答。
和大女儿站在离家最近的路口看路面积攒的雨水,因下水道设计不合理,每逢下雨,路口积起的雨水往往会没了路牙石。汽车驶过,会激起白色的浪花,看着浪花,我兴奋地大叫。告诉女儿我的发现,浪花大小与车速成正比。
回到家属院,小女儿撑着雨伞在雨中看花。邀请小女儿一起回家,小女儿拒绝,说她过会会回家。
小女儿回家后,很认真地告诉小女儿:如果她想要什么东西,可以直接说出来,而不是用指责的方式来表达需求。如果想要,提出自己的需求。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应该为对方高兴,为别人的富有高兴,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小女儿转身离去,边哭边说“不管发生什么,你就知道说我,你从来不说**。”
“我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你想要什么就说出来。我真的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我赶紧补充说。
我是个用指责表达需求的妈妈,我的女儿也被我教养成用指责表达需求的孩子。
我是个不会、不敢提需求的人。我提需求的方式是通过指责,或者说是忍无可忍时通过指责来表达需求!曾经听过一句话,夫妻之间吵架比不吵要强,因为通过吵架彼此知道底线,或者说是了解彼此的需求。或许我们已经习惯用指责表达需求!
小女儿用指责表达需求的方式是我不当教养的结果。我是个包办、控制欲强的妈妈,女儿小的时候,对于女儿提出的需求,符合我心愿的,如果我情绪好,我会满足;不符合我心愿的,一律拒绝,甚至责骂、惩罚女儿的不懂事。女儿的需求大部分与我心愿不相符,慢慢地女儿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不再提需求,以我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慢慢地,女儿学会了用指责表达需求!
当孩子长大离开父母步入社会,面对自己新的需求,孩子照例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对于父母,孩子敢通过指责的方式表达需求;对于其他人,孩子是不敢用这种方式表达需求的,孩子只有压抑需求,时间久了,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求一直在,孩子一直压抑,就像戴了一张面具在生活,孩子内在是愤怒的,对于自己不敢表达需求的愤怒。
请将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对待,看到孩子的需求,温和对待孩子的需求。温和的拒绝,让孩子知道你不满足我的需求不是我不好,而是父母的有限。
0-6个月的婴儿,和妈妈处在共生期,处于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的状态。要么全能,世界都围着我转;要么什么都做不了,彻底无助。
对于0-6个月的婴儿的需求,妈妈要能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给出回应和满足,那么这个及时回应和满足的时间是多少呢?有研究表明7秒。7秒之内的满足能维持孩子的全能自恋,他觉得自己是个神。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即使被满足,也是处在一个不被满足的状态,而当孩子一直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6个月后的孩子,父母不要溺爱和过于保护,像6个月前满足她任何需求。合理的需求满足,不合理的需求温和拒绝,并讲明理由。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全能的神,满足不了她的全部需求;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学会接受需求不被满足的痛苦,让孩子走出全能自恋的感觉。
玩具太多,孩子可供选择项太多,造成孩子无法选择,对每件玩具三分钟热度,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面对孩子买玩具的需求,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没钱买。”这样容易让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穷人”生活模式。如果真的是家境不允许,请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以爸爸妈妈现在的经济实力,暂时不能买这件玩具,但是我们会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给你买这件玩具。
玩具不在多,而在于父母陪其一起玩。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开发玩具多种玩法,让孩子体会创造的乐趣。
对于已经是成人的我而言,慢慢改变行为模式,尝试对父母、老公说出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于已经成人的女儿,教导女儿尝试平和地表达需求,你提出需求,就有50%被满足的可能,而你不说出自己的需求,便是100%的满足不了。
很多人之的痛苦在于需求和恐惧之间的冲突。请温和对待自己和孩子的需求。不要逼着孩子用指责表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