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爱国精神、教育理念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用好高校教师这个重要群体。
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特点。
★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 高校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爱国主义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 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 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历史视野、国际视野规划爱国主义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在教师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
★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心全意做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把握青年学生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个性,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爱国英雄事迹,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和身边人的事迹引导青年学生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立志报国的实际行动。
★ 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关键词:开放市场、多边合作
★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市场,更加主动地深化对外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
★ 面对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个别国家大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中国则坚毅前行,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 疫情严重冲击欧美市场之际,中国成为跨国企业的坚强“后盾”。
★ 中国的市场潜力,就像一片大海。
★ 从“把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到“把在中国的成果推向世界”,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吸引着更多全球资源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 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激发市场潜力,进一步打开开放大门,不断深化对外合作。
★ 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勇于担当
三、把产业和技术留在农村
关键词:精准扶贫
“点”上全力推进定点扶贫。
“片”上合力推进片区扶贫。
“面”上强力推进行业扶贫。
★ 科技部统筹推进“点片面”科技扶贫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扶贫大格局,积极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精准赋能扶贫产业,着力提升贫困地区产业质量效益。
二是精准选派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三是精准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
四、端起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
关键词:生态保护、旅游发展
增绿护绿,擦亮黄土高原“绿宝石”
产业兴旺,脱贫增收动能强
全域旅游,好环境就是生产力
★ 有本事把山变绿,更要有本事守住这片绿。”
★ 城市造绿也是个精细活,我们现在采用各种树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打造‘近自然环境’,实现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城在画中。
★ 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五、“枫桥经验”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关键词:枫桥经验、法制建设
★ 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
★ 各地应当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 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起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对于包括调解、仲裁、公证等在内的各种形态的纠纷解决机制,要加强统一部署和安排;对于各类调解组织,要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要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