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故乡》里说,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
年长的领导从远古时代走来,骨子里住满了长工、短工、忙月。在组织里也喜欢请一些长工,短工,或忙月来做些活计,不过给这些人起了一个鲜汁直流的名号,叫以工代训。
S,她来的时候,工位被安排在我的邻桌。以前虽然相识,但从来没有过这么近的距离,以致于让她看清了我头上光环并不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她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果然,一周时间她就像发现美洲大陆一样,惊呼到:
“非子,你竟然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啊!”
这一声,的确让我吃了一吓,赶忙低下头来,周身一看,确认自己上下都穿着衣服,还是正二八经的工装,就没有像安徒生笔下皇帝那样浑身发抖。但又急忙抬起头来,站起身向办公室四周张望,又怕其他同事,乃至正好路过的领导,听到这一声惊呼,以为S所说的全是真的。
说真的,我讨厌那些道貌岸然装模做样工作的人,更讨厌上班时间磨洋工把加班当作新常态的人。其实,并不是敲着键盘写着报告的时候才算工作,你想把工作做好,远远不止于这些。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一群黑蚂蚁进行了研究。他们把蚂蚁分为三个小组,每组30只,观察他们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工作,寻找、搬运食物,但是却有少部分蚂蚁好像整天无所事事一样地东张西望。
研究人员在这群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把这群蚂蚁称为:懒蚂蚁,然后,断绝了整个蚁群的食物来源。有趣的是,这时候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懒蚂蚁”们却挺身而出,带领蚂蚁们向他们侦查到的其它食物转移。
原来,这些“懒蚂蚁”们看似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但他们其实是在侦查和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食物来源。当整个组织遇到食物危机时,他们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带领大家度过危机。
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勤于动脑。
其实,每个人所负责的工作基本上是可以界定出来的,边界相当清楚:什么行业,什么客户,什么产品,什么文体,什么要求,什么标准……这一切应该都是非常具体的。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多积累一些素材,多掌握一些方法,未雨绸缪,是极其必要的。拿到一项新工作,不要急于动工,要先对自己所拥有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整合调用,在脑子里排兵布阵,结构,繁略,文字,案例,引言,了然于胸,成竹于胸,真正去敲字写稿,就是短短的一点时间就够了。勤于动脑,你看上去也必定是只懒蚂蚁!
我不喜欢与人争辩,实在是因为口齿不够伶俐。不知道S带着什么样的看法回去的,我是她眼中的那只懒蚂蚁,还是文中的这只懒蚂蚁。
我的周遭也很乱,办公桌,家里。看上去,也很懒,可现在我看到一句话,懒是因为勤奋到没有时间,才觉得稍稍有些心安。春节期间,我两次听到有人说我的脑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思考,都在想着一些问题,大概是有人开始理解我了吧。
最后来说一说写报告。去年去一家机构检查工作,抽查到的两份报告都是100多页、200页的,这么长的报告,写的人很累,而他的上司会认真看过吗?我觉得不会。
所以,我建议尽量写短报告。如果你现在的报告写的是27页,能不能还用写27页报告的精力,写20页报告,再加7页这项工作的总结呢?总结不是终结,而是未来工作的指南。
吴军说:如果说我有时候学习效率比别人高一些,那么无非就是愿意总结、思考,然后把所见所闻变成我的财富。
但愿,你也能从懒蚂蚁效应中有所收获,做一只看上去很懒很懒,但工作效率奇高,并在关键时候能够发挥作用的“懒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