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带妞玩了一天,回来特别累,看得出来小家伙也困了。于是我赶紧整理房间准备睡觉,让她自己去刷牙洗脸,过程中我和妞爸一边说着话。过了一会儿,妞在卫生间叫我俩停下来听她说话。然后,她说了两句就不说了,我们继续聊天干活儿。小家伙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大喊“我不要刷牙!”我没在意:“玩了一天,很累了,快点刷完牙咱们就可以睡觉了。爸爸妈妈也马上就收拾好了!”
妞声音更大了:“不要,我就是不要刷牙!我也不要睡觉!我不要爸爸妈妈了,以后再也不喜欢你们了!我讨厌你们!”
(我当时的感觉是“失望、受伤、难以置信”,对照正面管教中错误目的表,可以推断出孩子可能的目的是“报复”。我的想法是“我带你玩了一天,还去买了你喜欢的衣服和鞋子,我都快累死了,你怎么能这么对我”,想采取的行动是“反击,以牙还牙:好啊,你不要我了,那我也不管你了,正好也不用带你玩儿带你买东西这么累了”。如果这么做,孩子的回应很可能是“继续反击,行为升级,进入更严重的对抗”。这一系列的反应证明此时孩子的目的就是“报复”。孩子背后的信念是“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就要以牙还牙”。)
于是,我停下来冷静了几秒钟,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走过去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对她说“宝贝,对不起,你刚才这么说,妈妈看的出来你一定是觉得受到了伤害,妈妈非常抱歉让你有了这种感觉,妈妈也觉得很难过,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好不好?”
小家伙刚才还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像小老虎一样挑衅地看着我,听我这么说完,立马眼泪就下来了,说“我本来编了一首儿歌,想说给你们听呢,你们都不好好听,总是在说话,现在我忘记了……”边说边在我怀里大哭了起来。
我抱着妞:“对不起,我的宝贝,你好不容易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要给爸爸妈妈听,可是我们却没有听到,还让你给忘记了,这真是一件很可惜很难过的事情,如果是妈妈也会觉得很失望很伤心。”妞继续哭。
我继续说:“刚才爸爸妈妈在说话,还以为你在自己玩儿呢,就没有听到你开始时编的儿歌,爸爸妈妈也觉得真是遗憾。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不可能每一秒钟都盯着你、听你说话,是不是?”妞哭声小了一些,点点头。
“然后你想让爸爸妈妈听,就大声地说了出来。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你的需要,真的特别棒,所以,我们也马上停下来听你讲话了,是不是?”妞继续点头。
“只是很可惜,当你大声说完之后,就把想好的儿歌给忘记了……”妞又开始抽泣起来。
“那么,我们想一想,下次你再有重要的事情,想要说给我们听的时候,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停下来听你说话,还能不让自己的思路被打断呢?”妞停下来,看着我。
“要不然我们想一想,有什么手势可以帮助我们,好不好?”
“我可以这样!”妞一边说,一边把两根食指交叉放在自己的嘴巴前面。
“好啊,这个手势真的特别棒。下次如果我看到了,我就知道妞妞有一些重要的话要说给我听了,然后,我就会马上停下来听你讲话。那你怎么样才能让妈妈看到呢?”
“我会走到妈妈面前,做这个手势!”
“哇哦,太棒了,你走到我面前做这个手势,我就能马上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么,现在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我还要去告诉爸爸,让爸爸也知道这件事情。”
“好的,妈妈看到妞妞记得一个新的规则执行之前要提前约定,让大家都有所准备,到时候就更容易执行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妈妈也要谢谢妞妞刚才愿意把受伤的感觉、难过的原因告诉妈妈,这样我们才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吗?所以,妈妈希望,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妞妞只要觉得心里感觉不舒服了,就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面对,好不好?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永远站在你的身边。”女儿点头,从我怀里蹦下来,跑去找爸爸提前约定。
OK,此事翻篇儿。女儿开开心心洗漱完毕,自己上床睡觉去了。
ps:看到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目的,比孩子的行为本身,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