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最美家庭群
2020年3月10日
157-1群9组6号何月梅
《换一种说法》
语言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人斗志激昂,也可以让人垂头丧气。好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不好的语言让人心生万恶,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就从语言开始。但是我总是心直口快。好心全没有说出好话,总是在言语上让家人不耐烦,不想听,自己做的一切付之东流。
过年这段时间加强了学习,又听了曹老师的课,特别是曹老师说,“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赐,爱他不可爱的地方才是真爱,好好说话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一下子觉悟了特别多。
一天下午让儿子擀饺子皮,他特别不愿意,但是迫于压力,只好硬着头皮做了。由于心里不舒服但是又没有办法,他把擀面杖敲的咣咣当当响,擀得饺子皮说圆不圆,说方不方,说三角形也不象,脸耷拉着,这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生气的说“让你擀个饺子皮,都那么不愿意,吃的时候就没有说不吃?”儿子一定会恼羞成怒,擀面杖一扔不干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一个人特别累,把所有的活干完,孩子也不领情。但是那天我没有生气,看到儿子的表情,我想起来曹老师说的,要和孩子共情,要站到孩子的立场看问题,于是我马上转变思维,看着他擀的饺子皮笑了。儿子气呼呼的说“笑啥呢”?我说你擀的这个是饺子皮爷爷吧,这么大?孩子一听笑了。我又说”这个是饺子皮孙子吧,这么小?这个一定是生了病的饺子皮,看他歪脸撇嘴的。”儿子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场别扭没有了,儿子说我好好给你擀点,于是越擀越好,越擀越快,整个过程其乐融融
其实好多时候是我的包容心不够,只想看到孩子好不愿看到不好。稍微有点不好就把它放大,哪有十全十美呢?没有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就生气就发火,想想看,一天中有上万个念头,孩子哪能知道这个时候你的念头是什么呢?这不是给孩子增加压力吗?以前自己想让孩子干啥,孩子就得干啥,不干的话就批评。孩子是弱势群体,但我从来没有体会到孩子成长的不容易,就想着让别人说我家的孩子有多好有多好,拼命给孩子施加压力,真是不敢回首,那时候竟然那么恶毒。
有了觉悟就有了反省,就在起心动念处观照,女儿不好好听课,听课的时候干别的事,我会说今天的课我看你听的挺认真,没有到处跑,坚持不错,这样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女儿红着脸说“妈妈,你说的我这么心虚?”第二天继续说。现在听课不到处跑了,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不焦虑了。他们也把自己的学习安排的很好,早上五点半女儿准时起床读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晚上九点准时睡觉。放开手放开心一切竟然如此美好,相处越来越融洽,呵呵。
期待明天郭会卿同仁精彩家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