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年轻时

不好意思,我教龄22年。

我勤勤恳恳做了多年语文老师(偶尔工作需要,教过小学数学和初中英语),自认为合格,和优秀的差距在于“名师引领,见贤思齐”。

今年暑假,我找到组织了!

7月3号第一次去工作室开会,中午家里有事,出门稍晚,偏偏走错了路口。飞飞老师打电话,又亲自下楼迎接。我平常也算守时守信的人,当时多么惭愧啊。

见面没有生疏感,飞飞老师和工作室同伴的亲切随和让我们一见如故,团结一心、携手并进的热烈氛围让我心情振奋。

每一天,微信群推送的文档、视频、活动通知、共读共写、线上研讨、简书等,让我大开眼界。

原来,文章可以这样读,语文可以这样教,总结可以这样写,视频可以这样拍,线上研讨可以这样学。

我们的工作室有公众号,有报纸,以后还要出版书籍。

我加入稍晚,很多活动跟不上趟。不过简书我一直在努力的写。飞飞说我的文章要发表到公众号的时候,我忐忑不安又满怀期待。

曾经的文学梦想,在我人到中年时,照进了现实。

八月份视频会议,我也修饰了一番,可是摄像头打不开,有些遗憾。

从头到尾,我全神贯注的参与,飞飞老师和丹丹老师的工作安排井然有序。

积分高低不重要,我加入这个团队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

感动!感谢!感恩!

亲爱的们,为什么没有让我早一点认识你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