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一扇窗,看见一座山,小小的我趴在窗台上,问妈妈,山的那边是什么?——序
老家被四山环绕,一条两车道的柏油马路贯穿其中,连接了山村与城市,双向输送着生活所需品。
村里的小学只设有一至四年级的课程,五至九年级需要去镇里的学校读。镇里的学校实行寄宿制,一周放两天假,每到周五下午,学生们背着书包,沿着马路,从山的那头走回家中。
儿时的老屋正对着一座小山丘,山丘的右脚下躺着那条柏油马路。村子里的小学周五只上半天课,散学的早。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我就会跑到二楼推开窗子,远远地望着在马路上行走的学生们。那个时候的我常常想着,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模样?几年后,自己也去了镇里读书,也开始沿着马路走出小山。
原来,山的那边是学校。学校里有四合院式的宿舍楼,有能容纳几百人的礼堂,有宽阔的操场,以及由长方形盒子组装成的教学楼。高高的围墙下,还有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不断变换名字的光荣榜,整天双手伏在课桌上的学生们。
镇里的中学依然被群山环抱着,只是与山的距离隔得远了点。推开三楼教室的窗户,我的视线落在了远处的隐隐青山上,这些山的那边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吞噬了我大量的午休时间。
几年后,我去了县里读高中。巴士载着我穿过自己望了三年的青山,我开始在山的那边生活。高中的校园比初中宽广了好多,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比以前学校的大了不止一个倍数。还有从未见过的体育馆、实验楼、图书馆。新来乍到的我像个刘姥姥,对大观园里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
原来,山的那边是新奇。
还没来得及将新奇消化,七天军训过去,封闭式的,高压式的学习生活开始了,九科课程轮流换,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知识纷至沓来。这边刚刚背完化学元素周期表,那边又是数的集合;上节课听完戴望舒的丁香姑娘,下节课力的加速度又开始。繁重的课业让我无暇抬头望望远方。偶然一次去串寝,站在五楼的阳台上,我看到了围绕在学校外的群山。这些山比以前看到的山更高些,与学校相隔得也更远些,山的轮廓与颜色模模糊糊,看不十分清明,但山就是山,它静静地立在那里,阻断了我望向更远处的目光。安静已久的疑问再次浮现,山的那边是什么?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网络与书籍,可以通过图文和视频看到山外的世界,可我还是更想亲眼去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
进入大学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山,探寻一个又一个山外的世界。衡阳、湘潭、阳朔、东莞、南京、芜湖、长沙、广州、上海、苏州、杭州、深圳,五年的时间里,我在不同的城市间穿梭。黛青色的山不见了,转而映入眼帘的是拔地而起的楼山。我穿过一座楼山,另一座楼山又立刻把我拦住。它们走的那么近,近的我能摸到它那冰冷的皮肤。
今年四月,我去了一趟深圳,站在某写字楼,俯视整个高新科技园。视线范围内是一座又一座的楼房,高的、矮的、新的、旧的。阳光洒在楼下的广场上,上班的人们正在吃早餐。那一瞬间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是穿过家门前的小山丘,镇里与县里的隐隐青山,还是穿过这十二座城市中的威威楼山,山的那边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生活。
于是,我不再问山的那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