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袁老师的智慧

        一个来自袁老师的小迷妹——记录小袁老师古代汉语课上的智慧而内涵的东西。他自己说的话和引用别人的观点,总之,令人醍醐灌顶,反复咀嚼,余味无穷,受益终身。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我们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陈寅恪

  1、学司马迁《报任安书》时袁老师有言:

      一个不成熟的人,可以为了理想的事业轰轰烈烈的死;一个成熟的人可以为了理想的事业忍辱负重地活。其实有的时候,活并不比死容易。

    尼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2、老爱说话,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3、搞不清的东西就是搞不清,古代的东西很难给出一个确凿的答案,把时间交给未来的研究发现,尊重真实,决不牵强附会。

  4、“老婆还是别人的好,文章还是自己的好。”

  5、古代君王昏庸的两大标志:一、爱喝酒(酒肉池林)二、沉迷女色。

    但是一个君主喝几口酒吃点肉就能把一个国家搞垮吗?沉迷女色,后宫佳丽三千,后宫的女人也都是君王的妻妾,多爱老婆一点难道又有错吗?归根到底还是这个国家的制度上出了问题,再加上天灾人祸,生产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自然就只有走向灭亡,毕竟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皇帝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谁想把自己所依的东西摧毁?

    6、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社会,也受这个关系社会的庇护,但比起“关系”,我们更应该讲“公平”。

    7、“鲁迅: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最伟大的人总是最孤独的。

    8、家庭是一切罪恶的渊薮。

    9、一个伟大的选手,一定有强大的对手。

  10、你认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认识你吗。

    11、古代多子多福,讲多生育,是基于古代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多生一个,就多一个生产力。

    1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3、“以愚自处”——黄侃说古今成大学问大事业者的处世之道。

  14、中文系学生标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5、谈什么礼教束缚,世界上每一种宗教都比中国“孔孟之教”的严苛。

  16、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老师最喜欢的是一批人,有能耐的人又是另一批人。

    17、越是穷人越喜欢在朋友圈晒吃的晒玩的,这是精神上的穷困,精神世界的贫乏。

    18、为什么五岳里面没有黄山?

          黄山在安徽,南方地区,经济地位低,也没有名人诗人为黄山题诗,因此不出名。像那些闻名遐迩的人文景点大多得益于文人的诗词,像黄鹤楼、岳阳楼这样的名楼,主要是因为崔颢《黄鹤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9、韩非子的名言:

            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2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运命论》

    21、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之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之时。

    22、人生境遇有高有低,得一时,失一时,都很正常,但不管怎样,都不能丧失斗志。

    23、脱口而出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24、鲁迅: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小袁老师:不要相信朋友圈泛滥的伪科学,遇到不知道的科学问题都要带着一种怀疑精神,要不断追问——是哪个科学家说的?这个科学家是哪个国家的?这个科学家在哪篇论文提出的观点?又得到了多少人的支持?要永远抱着追问精神。不要让一些谣言迷惑我们的双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