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的一切想法源于余华之作《活着》的自序——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什么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结合后半句一起看的话,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是活着之外的东西呢?名利、爱情、亲情、子女和其他一些具体的物质。很多人一生追逐名利,可知人本身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最终化为一捧土。哪知身后事。爱情是情绪激昂的产物,在人的一生中,就像那彩虹,一生难忘,但也极其短暂。亲情如糖水,看似无奇,却最能滋养一个人。子女作为独立的存在,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而且又无法代替父母完成什么。无论什么年龄的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想拥有。拥有之后并不一定珍惜。殊不知最美的时刻在于看到了它的美,以及对它的保护。
根据《活着》的内容,如果爱人、父母、子女、名利等离我们而去,不应过度悲伤,更不应懈怠生活,甚至更不应有极端的想法。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自有它们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我们也有一条自己的生命轨迹。周围其他事物的轨迹与我们自己的轨迹或有交叉,或有并行,而且终点散落。遇见了是幸福,失去了缘,终究要好好的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