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2023.5.14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网图侵删

这一回我比较喜欢,是最雅的一回,主要讲了探春、宝玉、黛玉、宝钗、迎春、惜春、李纨等成立诗社。

贾政被派到外地做官,宝玉更是任意纵性游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宝玉无聊之中,收到两封信,一封是探春写给宝玉的,另一封是贾芸写给宝玉的。

探春的信修辞将就,文采飞扬,主要表达了对宝玉的感谢,探春生病,宝玉送来了荔枝和真卿墨迹;二是邀请宝玉商量组建诗坛或开诗社的事。

这一回的主题是成立诗社,为什么曹公又在探春的信下,写出了贾芸给宝玉的信,应该是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探春的信,文辞优美,文笔斐然,而贾芸的信简单直白,重复用词,两封信一对比,比出了探春的高雅,贾芸的不堪,一雅一谷,雅到极致,俗到极致。从另一个角度还是凸显了阶层文化素养的差别。

清雅脱俗都是富贵人玩的游戏,而贾芸为的还是向上攀附的目的。贾芸知道宝玉喜欢花,给他送来了两盆白海棠。

在探春的倡议下,宝玉、宝钗、黛玉、迎春、惜春、李纨都积极响应,成立了七人诗社,李纨是社长,迎春、惜春是副会长,吟诗创作的事主要是宝玉、宝钗、黛玉、探春四人为主,诗社设在李纨的稻香村。

黛玉比较雅致,提议:既然是诗社,大家都是诗翁了,都起个别号,于是互相取名,李纨是“稻香老农”,探春是“蕉下客”,黛玉是“潇湘妃子”,宝玉是“怡红公子”,迎春是“菱洲”,惜春是“藕榭”。

诗社成立这天,大家便以“白海棠”为主题作了七言律诗,规定韵押在:“门、盆、魂、痕、昏”几个字上。

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细品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人写的咏白海棠的诗,都写得非常好,大家都觉得黛玉的写得好,李纨意见不同,论风流别致是黛玉的,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钗的更胜一筹,所以第一次宝钗胜出。

大家为诗社取名为“海棠诗社”。

宝玉回家后,袭人跟宝玉汇报给湘云送东西,宝玉才想起,诗社不能缺少湘云,立刻跟贾母汇报,第二天便把湘云接来。

湘云对诗社兴趣更高,当日便补上了以白海棠为主题的两首诗。

湘云高兴之余,要求自己做东先邀一社,大家都同意了。晚上湘云跟宝钗去蘅芜院住的时候,宝钗才跟湘云分析做东是需要钱的,考虑到湘云的财力有限,主动为湘云想了办法,利用薛姨妈请大家吃螃蟹之机,来作诗,一举两得。

宝钗和湘云两人商议以“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十二个“菊谱”为题,连夜做好准备。

从贾家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出大家族的家教,家庭文化修养的震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