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静:《大学》D3是“亲民”,还是“新民”?

思考:究竟是“亲民”,还是“新民”,于当下的生活环境更贴近呢?


宋明理学影响最大的一派是“心学”

陆久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儒家提倡“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知识体系,立书沉淀,赋能需要的人,为后人用,历久弥新。

而如果仅是视频,风口过去,是否能留存20年、30年,留待思考。



“修己以安百姓”

“新民”是指,一种对百姓的教化,不仅自己要做到,明明德还要教化民众。使之也做到。

“亲民”是指,不是教化百姓,而是使老百姓亲近我。

王阳明引经据典讲“亲民”的依据: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是亲。

《大学》的内容,君子尊敬贤德的人,亲爱自己的亲人。君子此所为,风行草偃,老百姓也会眼着亲爱自己的亲人,这样天下就亲爱和睦了。

如保赤子,像爱护婴儿一样爱护人民,这是亲。

《大学》的内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都是亲的意思。

《孟子》“亲亲仁民”,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由近及远,就能对人民仁爱,“亲之”就是仁之。

对自己家人“亲”,才能对天下人民“仁”。

“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亲民”本身就包含有教养、教化的意思,改成“新民”反而范围综小,跑偏了。

你看,于淘宝,全国都是“亲”,有没有顿感亲切呢。


究竟是“亲民”,还是“新民”,需要大家切己体察。

圣人说话,各有不同角度,你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放在自己身上、行动上便是。

王阳明:圣人讲话,都是因病发药,所以不同场合对不同人说的话都不一样,你不要拿来比对。你不是那个病,就不要吃那个药。那我们就对自己的症,下自己的药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