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究竟是“亲民”,还是“新民”,于当下的生活环境更贴近呢?
宋明理学影响最大的一派是“心学”
陆久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儒家提倡“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知识体系,立书沉淀,赋能需要的人,为后人用,历久弥新。
而如果仅是视频,风口过去,是否能留存20年、30年,留待思考。
“修己以安百姓”
“新民”是指,一种对百姓的教化,不仅自己要做到,明明德还要教化民众。使之也做到。
“亲民”是指,不是教化百姓,而是使老百姓亲近我。
王阳明引经据典讲“亲民”的依据: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是亲。
《大学》的内容,君子尊敬贤德的人,亲爱自己的亲人。君子此所为,风行草偃,老百姓也会眼着亲爱自己的亲人,这样天下就亲爱和睦了。
如保赤子,像爱护婴儿一样爱护人民,这是亲。
《大学》的内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都是亲的意思。
《孟子》“亲亲仁民”,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由近及远,就能对人民仁爱,“亲之”就是仁之。
对自己家人“亲”,才能对天下人民“仁”。
“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亲民”本身就包含有教养、教化的意思,改成“新民”反而范围综小,跑偏了。
你看,于淘宝,全国都是“亲”,有没有顿感亲切呢。
究竟是“亲民”,还是“新民”,需要大家切己体察。
圣人说话,各有不同角度,你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放在自己身上、行动上便是。
王阳明:圣人讲话,都是因病发药,所以不同场合对不同人说的话都不一样,你不要拿来比对。你不是那个病,就不要吃那个药。那我们就对自己的症,下自己的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