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群体育狂人的创业故事。
奈特是俄勒冈州大学的一名田径运动员,他的老师后来成为美国奥林匹克田径队的教练。
1963年,奈特创立蓝带体育公司,他和他的教练各持有50%股份。蓝带是耐克的前身。
奈特年轻时的梦想是成为杰出的运动员。他后来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经营者,但运动始终是他的生活方式。
当公司遇到问题,他会出去跑十公里。跑步让人平静,并且摆脱焦虑。
奈特迷恋各种比赛和明星。书中大量的篇幅写了一个叫普雷方丹的田径运动员。整个蓝带公司都是普雷方丹的粉丝,普雷方丹则象是创业团队的一员。普雷方丹24岁时遭遇车祸去世,蓝带公司仿佛遭受灭顶之灾。
他们设计、制造、销售跑鞋,似乎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是希望让他们喜欢的运动员穿得更舒服,跑得更快。其实他们自己就是运动员,鞋子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奈特在创业时期的经营风格是不给自己留余地,“要么飞奔,要么死去”。这或许不是一种好的企业家精神,但是奈特身上始终充斥着竞赛和好胜的气氛。他的公司在十几年创业期中,一次次面临绝境,侥幸活了下来。
奈特总是骄傲地说:懦夫永不启程,弱者死于路上,只剩我们前行。
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中,奈特告诫同学:敢于冒险,别让你的才华埋没在这片平庸的土地中。
②一群害羞的人的创业故事。
奈特写年轻时的自己:容易害羞、面色苍白、瘦得跟电线杆似的,从来没有与女生交往过。
那时候他已经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还服了一年兵役。
一个强劲奔跑的运动员,一个顶级商学院的毕业生,一个退役军人,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敢于冒险,但也是一个不擅言辞,不喜欢社交,容易害羞的人。
蓝带公司与日本的跑鞋制造商打过一场官司,是一场决定蓝带生死的官司。奈特作为证人出庭陈述。那是1974年,奈特36岁,创立蓝带已经11年。奈特在庭上极度紧张,完全搞砸了。他的思想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法官让他简洁一些,他问如何简洁,法官说控制在20个单词以内,他说20个单词无法回答问题。
奈特创办的公司在前十几年中一次次面临危机。耐克鞋的销售额越来越高,但是他们没有净资产,没有自由现金流,负债始终在90%以上。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是上市融资。奈特和创业团队隔一段时间就要讨论一次上市的事,但每次都被否决。因为上市(going public)这个单词让他们觉得害怕,他们害怕面对成千上万的公众股东。
1963年奈特创办蓝带,1980年耐克上市。奈特的创业期特别长,17年的风雨飘摇。
③一个独特的团队
书中最吸引人的,是奈特讲他和创业伙伴的故事。由于他们的创业期特别长,所以显得更加相濡以沫。
约翰逊是斯坦福的校友,他为耐克工作的时间甚至比奈特还长。蓝带公司在代理销售日本跑鞋的前几年,奈特兼着普华的会计师,还在一个大学教授初级会计学,但约翰逊却是第一位全职员工,邮寄跑鞋,开设第一个门店,开拓美国东部市场。
伍德尔也是一名运动员,因为受伤坐到了轮椅上。他最终成为公司中能力最强的管理者,哪块业务有问题,奈特就派他去领导哪个领域。在蓝带公司财务最紧张的时候,伍德尔的父母借给了奈特8000美元。奈特问为什么?伍德尔父母说:儿子全情投入的公司,我们不应该信任吗?1980耐克上市,伍德尔回家与父母说:你们当年借给奈特的8000美元,现在值160万美元。
斯特拉瑟是奈特与日本人打官司时的代理律师,因为喜欢蓝带公司的氛围,官司打完后加入了这个团队。
他们一起喝酒,一起跑步(当然伍德尔不能跑步),彼此称呼混球。这群害羞的人,只有与自己熟悉的同伴在一起的时候,才是轻松和自由的时候。
奈特很晚回家的时候,儿子问他在干什么,奈特说与朋友在一起。尽管妈妈会说,爸爸与朋友一起是在工作,但儿子却认为爸爸重朋友而不重家人。于是导致父子之间并不认同。2000年,奈特的大儿子马修在厄瓜多尔潜水时意外身故。
人们总是不停地向前、向前,在抵达目标的时候,可能已经失去了其他很多宝贵的东西。
奈特一生奔跑不息,在接到儿子的噩耗时,他告诉自己,路终于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