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好像现在的孩子更懂事了,父母说过“不可以”的事情坚决不做,父母提醒过“不能”的东西也绝对不碰,现在的孩子也比以前同龄的孩子知道的事情更多,更加的早熟。
但是,当孩子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在小伙伴中间“指点江山”时,当孩子拿起ipad玩游戏一定要赢时,我们是否发现他们身上的天真烂漫和纯粹的童趣已经越来越少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小大人”越来越多了呢?作为家长又可以做些什么?
一、缺少和自然的相处
【与动物朋友的相处】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养小猫小狗,而还有一部分为了生宝宝而将宠物送给了朋友或寄养到宠物店,在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家长通常都会拿着画册指着一个个小动物告诉孩子它们的名字,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很难近距离的接触到这些动物,印象也只能停留在静止的画册和遥远的影像当中。
可是实在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在家里养小猫、小狗怎么办呢?
1.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海洋馆,让他们亲眼去看一看不同的世界。长颈鹿如何用它长长的舌头卷起树叶送进嘴里?大象如何用长长的鼻子喷水?猴子如何用长长的尾巴让自己挂在树上?……带着问题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体会生命的奇妙。
2.可以在家养一些小宠物,金鱼、小乌龟、小仓鼠、小鸡等等,让孩子给它取个名字。带孩子去水族馆选几条他们喜欢的小金鱼,或是去花鸟市场买只小仓鼠,要让孩子自己选择最想养的小动物,并且在选择之前告诉孩子,每个小动物都是一条小生命,选择了就一定要好好照顾它,让孩子有责任意识。给小宠物取名,可以让孩子和宠物之间有更亲密的链接,证明了这个宠物也是独一无二的,每天的喂食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与大自然的相处】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长大,很少会有躺在草地上看云朵、在树底下观察蚂蚁和蜗牛、用沙子和泥巴堆长城的乐趣了。
每到下雨天看到路面有积水的地方,孩子都会兴高采烈地跑过去踩水坑,而家长看到这一幕通常都会非常严厉的批评孩子,孩子正开心着却受到了阻止,突然无端被剥夺了乐趣只能悻悻地回家。
但是这样就能完全改掉孩子爱玩的天性吗?当然不会,孩子只会在家长不注意或不在一旁的时候,更加尽情的去踩水坑。回到家后鞋子和裤腿全湿了,家长更生气了,再次批评还是更加严厉的发出警告呢?
家长之所以会阻止也是怕孩子着凉,不想孩子弄得全身脏兮兮的,但其实孩子去踩水坑、用手去接雨水,都是一种和大自然互动的方式,这种简单的乐趣若是能够得到允许而不是禁止,那孩子该有多开心呐。
家长们可以帮孩子准备好雨衣和雨靴,叮嘱孩子要记得要保护好自己,这样孩子在没有穿雨靴时想踩水坑也会记得父母的叮咛,回家换好装备再去玩耍,家长和孩子彼此理解,相处也会非常融洽亲密。
二、独处的时间过多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在幼儿园会有小朋友一起玩,平时很少有小伙伴能一起做游戏,长时间的独处容易造成孩子一方面会内向孤僻,另一方面为了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可能会故意闯祸捣乱,如果家长不知道背后真正的原因而批评了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
缺少和小朋友相处的机会,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只能闷闷地玩玩具看动画,那么在放假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园等小朋友比较多的场所,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教育机构的节日活动,鼓励孩子去表演节目培养自信心,还可以和孩子在幼儿园玩得比较好的小朋友父母一起相约出去游玩。只有孩子在和同龄人在一起游戏时,孩子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三、动画片质量良莠不齐
大多家长在给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都没有先帮孩子挑选的意识,有些动画片的内容其实并不适合孩子观看。比如之前有过暴力情节的《熊出没》、《喜羊羊和灰太郎》等动画,还有很多动画情节里的三观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像《小马宝莉》是讲关于友情的故事,《爱探险的朵拉》是专为学龄前儿童及妈妈们设计的中英双语节目,《巧虎》以自然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和引人入胜的巧虎故事和动画,提供给孩子自我思考的空间。家长可以去挑选最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动画给孩子。
除了动画片,家长们还可以帮孩子挑选优质的绘本,能够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像《小鸡球球》系列绘本,生动有趣,互动性强,故事里都蕴含着小小的道理,能够给孩子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还给孩子一份纯真和童趣,别让他们变成严肃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