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却无法一天读成林徽因。”读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是最大的奢侈。
你可能工作比较忙,你可能仅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刷抖音,逛淘宝,玩游戏了。但是,你又不想让自己失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机会。没关系,我会帮你在最短时间里最有效地读完一本书,让它变成你自己的永久财富。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张清平这部著作《林徽因传》。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张清平是河南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曾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95年到河南教育出版社任编辑至今。
张清平为什么会对林徽因产生兴趣,是源于对“新月派”的接触,“新月派”在现代文学史上虽然不是一个主流诗派,但确实对提高现代诗歌的艺术品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况且林徽因的诗歌清新脱俗富有灵气,同样作为女人的张清平对林徽因这样一个才貌双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自然产生了探究欲和好奇心。我相信,所有女人都很羡慕林徽因,也对林徽因充满了好奇。
那么林徽因到底有多么优秀?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为我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建国前,从1930年到1945年,和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识,从而得以被保护,比如河北赵州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当然,我们最常传诵的还是她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本书细腻地描述了林徽因一身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在英国认识了24岁的徐志摩,被他的才情吸引,在徐志摩的影响下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才华横溢的人思想和灵魂很快交织在一起,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创作了很多动人的诗句,对彼此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但是思想传统又理智的林徽因拒绝了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有妇之夫徐志摩,而选择了清末改革家梁启超先生的儿子,敦厚踏实的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和林徽因一起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
然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游历了欧美很多城市,尤其是有著名建筑的地方,并且在国外主修了建筑学。1928年两人结婚,回国。这期间,徐志摩已经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离婚,并且与陆小曼完婚。
书中对这一段时期的徐志摩有一些描述,这段时间,新月诗派成立,他的工作重心在北京,而他和陆小曼移居上海,所以经常搭乘飞机两地跑,陆小曼并没有满足他对自由恋爱的一切浪漫美好的幻想,相反给他带来很多苦恼,甚至和陆小曼经常争吵,只能在诗社的创作中能得到暂时的平静和安宁,那时候他们都成了互相欣赏的好朋友,经常会一起相聚。
然后,在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没有忍住,哭的稀里哗啦的,觉得徐志摩是那么一个纯真善良追求世间美好,又才华横溢去美化世界的人,却英年早逝,真的是太可惜,太让人心痛!
徐志摩的去世,并没有让他们沉浸在哀痛里一蹶不振,相反他们更要把他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文化沙龙聚会,当时的文化名人都会在这里相聚交流创作。
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的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似,志趣相投,交情也深,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毗邻而居,即使后来受战争影响不得不迁居,也还是幸运地成为邻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十分欣赏,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对他十分钦佩敬爱,甚至有时候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还会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已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慕了林徽因一世,默默守护在她身边,为她终生不娶。
这段感情让我觉得太难能可贵了,尤其是放到当今这个感情无比脆弱的社会现实里,如果有这种情况,早就该挖墙脚的挖墙脚,该出轨的出轨,该离婚的离婚,说不定闹出点人命来都不稀奇。我分析,原因有三:第一,现在的人们没有那么高的文化素养,自然也没有那么高的人格魅力;第二,现在的人们没有那么强烈的道德束缚和理性思维;第三,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注定了人心的浮躁和寻求多变,能以年计的坚守可谓是凤毛麟角,更何况一生那么长。
【金岳霖(1895——1984),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哲学家,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
其实这本书着墨最多的并不是前半部分,而是后半部分到了三四十年代他们因为战争原因,因为对建筑的研究需要而一起风餐露宿劳苦奔波的那一段,因为一个人最打动人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他光鲜亮丽生活优渥,物质和精神都很辉煌的时候。
一个人在辉煌时期保持自我完善自我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可是在苦难中还能坚守自我是很难的。而林徽因不管在最优越的时期还是最窘迫的时期,都和丈夫坚持踏实做学问,做研究。
他们在一起去华北华中一带做古建筑考察时,交通非常不便,乘着驴车,有时连驴车都没有,全靠步行,跳蚤、虱子,甚至有土匪出没。而且后来,林徽因贫病交加,有肺结核,但是没有经济来源,营养跟不上。我们的女神还得缝缝补补,艰难度日。
但是他们很乐观,梁思成去典当东西,会说这件衣服可以红烧,这块手表可以清蒸。这种面对生存苦寒还能发散出来的幽默,让人感动,因为他们有信仰,心中有美好,所以他们相信苦难是暂时的。就在那些岁月里,一行行珍贵的文字伸延,一幅幅精美的草图诞生。
你以为的女神是什么样子的,是画着精致的妆容,是穿着时尚考究的服饰,是躺在诗情画意里,还是行走在金碧辉煌中?
读完这本书,我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一种对理想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生命热爱活着的每一秒的态度。
在她去世后,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林徽因治丧委员会,在北京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这样的女人,活该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