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吴伯凡老师在得到上学习“认知方法论”有一段时间了。曾听到一种说法是在投资的世界里,挣钱只与你的认知有关。然而实际上认知的差异却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三种面对世界的立场
1、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物理立场,就是事物和人物本来的样子。不添加任何情绪色彩和主观意愿,把现象只当作现象来看待。物理立场也往往包含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不加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我们在坐飞机时,飞机的发动机噪音很大,我们却是习以为常的,这是我们对于飞机发动机采取的物理立场,我们觉得它本该就是那样,所以也不会纠结……
2、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设计立场即是在物理立场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情绪色彩。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比如钟表匠,在设计的表时,我们觉得它应该是准的,如果出现走走停停,那就是有问题的,而问题不在于表,而是设计表的钟表匠。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会想办法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设计。
3、意向立场,问题根源在你,不在我
意向立场是从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是在设计立场的基础上没有找到解决方案,或者是解决方案无效。
它和设计立场不一样,比如父母对孩子、以及孩子对父母,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应该怎么样……,你如果不怎么样,我就会把问题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譬如孩子放学回家,一推门张嘴就说“饭煮好了没有”,父母就会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父母的意向中,他回来应该先叫爸爸或者妈妈。父母和钟表设计师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如果钟表不走,那是我设计师的问题,我要想办法把它修好或者重新设计好。而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是孩子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把三个立场弄混。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出现错误的反应和情绪的波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最近在孩子出生后,当月嫂帮忙做完宝妈月子,我妈来帮忙带娃,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平时我母亲在老家农村生活,我们对她都很好,我意向里妈妈不容易很辛苦,而且自己没有陪她,挺愧疚,所以很多事都听从母亲的,尽可能多照顾和赡养老人,让她自己能够养好身子,安享晚年。当我把母亲接到城里带娃时,问题就暴露得很严重,毕竟她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带娃方式和我爱人肯定是有很大的差别。她来帮忙带娃,本身我们是要感激她,年龄大了还要不辞辛苦地来帮我们带孩子。但是我爱人可能这个时候,意向立场超越了设计立场和物理立场。总以为妈妈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婆媳这么多年来挺好的关系,瞬间就变得非常僵化……
生活中的场景和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要学着去应用好这三种面对世界的立场。尽量把“应该怎么样……”这样的意向立场用得恰到好处。否则将平添不少生活中的“怨恨恼怒烦”。
对于立场的使用,不能超出场景。超出场景就是滥用,就会产生心里黑洞,会经常纠结于他应该怎么样,而他却不是怎么样,我们就会平添不少“怨恨恼怒烦”。我们要时刻反思,是不是滥用意向立场,尽可能地重新恢复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使生活多些和谐,让自己少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