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是从踏进教室的那刻起的

老师上课不是从讲解课文开始的,而是从他踏进教室的第一刻开始的。教师进教室前自我的情绪状态,体态,直接影响着这堂课的质量。

首先,教师带着什么样的情绪进教室,就会把相同的情绪传染给学生们。

因为课堂上师生角色的特定性,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课堂的被关注者。学生们很容易就把老师当作课堂的中心。

这个“中心”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课要成为“一言堂”,而是说,学生坐着,老师站着,学生多数时候听着,老师多数时候说着,这样的课堂角色分配很容易让孩子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这时候,老师集学生们的注意力于一身,所有的缺点和优点都会被放大。

如果教师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那么他的表情一定是轻松自然,愉悦的。他开口对学生们讲的第一句话也必是随着他的愉悦情绪自然流淌出来的。

学生们很聪明,他们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老师的眉头是舒展的,还是紧锁的,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是平和的,喜悦的,还是气愤的,焦急的。

而人的情绪在第一时间就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老师的坏情绪会传染给学生们,因为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时候基本都在老师身上,所以,如果老师带着坏情绪走进教室,影响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上课的质量,还会波及一大片孩子上课的兴趣和状态。

相反,如果老师在走进教室前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将家事,烦心事暂时抛开,专业点,不要求自己以喜悦的心情去迎接这堂课,至少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堂课,那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时,会以更公平的方式对待学生,不会因为课堂外的麻烦迁怒于学生。

这应该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不管你是第几年教书。

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想想。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是无限可期的。他们坐在教室里是来学习成长的,不是来充当老师的垃圾桶的。

也许有的时候,问题没有上述的那么严重,也不会有那么频繁,但课堂上老师的情绪的确影响着学生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