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大家都知道“黑洞”。
在百度当中输入“黑洞”两个字,会有一个直观的动态感觉。
“时间黑洞”指的是时间被吸走。
很显然,如果我们是在享受工作享受心流,我们不会称之为“时间黑洞”。
凡是提到时间黑洞,通常理解为它是属于浪费时间,不好的那部分时间。
由于律师职业的缘故,崔律喜欢给定义。
我个人认为:时间黑洞属于时间浪费的一种。
换句话说,时间浪费是个大概念,包括看得见的浪费(比如,你知道自己玩游戏浪费了2个小时),以及看不见地不明显的时间浪费(即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包括很多种,比如愤怒的情绪,比如评判。
今天讲解评判。
01 评判带来的时间黑洞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近10年前的事啦。
因为法律+日语的双重buff,我(曾经)是个深度细节控。
自然,从结论上说,不完美的细节,一定是大大超过完美的细节。(可想而知当时肯定没有现在快乐呀,哈哈。)
当时, 我还没开启“教”的大门,仍处在“学学学”的路上。
那时候,法律培训是很前卫潮流的,崔律是走在最前端的律师了,哈哈。
我参加了一个“很顶级”的律师培训。
比如,老师“很顶级”,有最高院的法官。地点“很顶级”,在陆家嘴一个很高档的大楼里,一家当时最时尚的律师事务所,号称“极简主义”。
然而,现场,我看到的处处是“很low”的细节。
例如,安排了视觉化课程,需要学员使用电脑,然而并没有安排桌子,所有人在腿上抱着电脑上课……
非常豪华的茶歇,然而,没有餐巾纸,而且直到茶歇结束也没有餐巾纸,所以,满桌子满房间都是垃圾……
另外省略1万条要吐槽的点……
这就是评判。
为什么说评判是时间黑洞呢?
大家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情绪已经被这1万个不完美细节给“拉满”(向主办方倡议无果。比如,当我说需要给学员配置桌子时,主办方回应说:这已经是律所最大的会议室,只能放下椅子,放不下桌子……),哪里还有心思认真听课,好好吸收和学习呢?
所以,2天高额培训结束后,甚至到现在过去近10年了,除了对这些不完美细节记忆尤深外,我回想不出任何其他上课的内容。
——这就是评判带来的时间黑洞。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伙伴认同我的说法。
小伙伴M说:
上上个星期去参加了家庭教育的培训,我看到导师第一眼,我竟然没有从那么多学员堆里找出他。后来他开始到台上去讲课,我对他的第一评判是觉得这个人有点“土”,我会质疑他是否专业。
但是事实上她看起来像个青铜,实际上是个王者。
所以如果我能够减少对他的评判,我就能更快的进入到整个培训的状态。
02 更深入:看不见的评判
在理解了评判带来的时间黑洞后,第2个我要分享的点是:实际上,我们念头里的评判,比我们能意识到的评判要多得多,多出来10倍、100倍、1000倍。
换言之,像前面培训的例子当中,我当时知不知道自己在评判呢?当然,知道的。明明白白!
还有更多的评判,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的,没有意识到的。
比如,有小伙伴H说:
昨天和今天虽然参加了崔律的冥想课,但是不管是开始的3次深呼吸还是从1数到10的数呼吸中,我都在走神,而且也没有去拉回自己,后面的冥想更是不太在状态。
现在,我意识到当时自己有一些评判念头,比如“我没有享受工作”“原来可以不局限于工作,那我做错了”“到底该选择多大的事情去想象,我不确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确”等等。这样的念头是我在“打自己”,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
更深一层:我以为自己没有设定冥想练习的目标,只要自己能坚持参加冥想课就行了。但其实我内心还是有期待的,期望它能快速提升我的专注力,期望它能快速提升我的心力,期望我能更快地掌握冥想。
可能也正因为这样的“潜在的”期望,让我更容易对自己的冥想下判断,对自己下判断。这种判断导致我更难享受冥想并真正从冥想中有所收获。
所以,我们想要消除时间黑洞,要消除评判,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挖(觉察)出那些我们不曾觉察到的评判,同时更彻底地根治问题。
03 冥想一箭双雕
深挖(觉察)+解决——这恰恰是冥想能同时带给我们的两大好处,一箭双雕。
第一,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更安静,更加听到那些窃窃私语的念头。
举个例子,我们用分贝来形容,那些显而易见的评判念头,是60分贝(正常交谈的音量),而那一些窃窃私语的、不太容易看见的评判念头,声音很小,只有20-30分贝(耳语的音量)。
自然,只有我们安静下来,我们才能够听到低音量的声音。
小伙伴M说:
关于评判这个词,之前崔律也有提到过,原来我对这个词是没有觉察的,我对自己对别人的评判的行为也没有觉察。
但是崔律讲过冥想之后,我有觉察自己的这一点。我确实在遇到一个新的人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容易产生评判。评判的产生,让我觉得自己对很多人或事或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第二,冥想也是消除评判的非常好的手段,比如说像感恩理想、专注冥想……等等。
篇幅关系,今天不展开详述啦。
每天早晨跟着我6:00听早课·100天精时力营,以及跟着我在5:30做冥想的小伙伴,对冥想的消除评判的效果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
如果没有跟过我课程的小伙伴,希望这篇文章为你种下种下,引起你的重视。
第一、重视你的评判
第二、重视那些你还没有觉察到的评判
第三、重视放下评判,不评判他人,也不评判自己
结束语
如果你放下了评判,你的时间产出绝对会比现在高出10倍、100倍。
比如说,像我的培训听课的例子,那是10年前的时间利用状况。
如果是现在的我,再去听那堂课的话,相信我的吸收效率一定是10倍100倍的。
这就意味着,那段时间的产出高出了10倍100倍。
——哇!看到我的精时力总是在不断的精进, 为自己点赞!
客观上说,每天24小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每个小时有多少产出,这个是我们可以掌控或者改变的。
所谓时间管理,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如何利用同样一个小时,却产出更高。
消除时间黑洞,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