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孙洁老师的课程——恋物是孩子正常的安全需求,希望对各位宝妈宝爸育儿过程有所启发。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案例——《阿文的小毯子》。
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
但是,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尽管这条小毯子已经又脏又旧了。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隔壁的阿姨也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告诉阿文把毛毯放枕头下,第二天毛毯就消失了,但是毛毯小精灵会送一个礼物;将毯子泡醋,染上难闻的味道;或者干脆生硬地拒绝阿文带毯子上学;但这些都没有用,阿文仍然对小毯子爱得不得了。
怎样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呢?终于,妈妈想出来好办法:把毯子做成一条条小手绢。这样,阿文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小毯子”。
可能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一个“阿文宝宝”,只不过他们离不开的可能是其他物品:小枕头、小被子、毛绒娃娃、衣服、毛巾、安抚奶嘴、玩具熊、玩具小兔等等。在他们眼里,这些物品都是他们的好朋友,是有生命的,可以一起吃饭、玩耍,和他们在一起舒服又安心。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教育,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活动,会使孩子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随着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和对外界兴趣的增加,慢慢地孩子就会离开他的“小伙伴”了。
大人们对宝宝的这种行为会很无奈,要么当着(有时候背着)孩子面强行夺走甚至丢弃孩子的“玩伴”;要么像阿文邻居那样往小枕头、布偶上喷难闻的东西(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热心的人,自己的亲朋好友或是小区大妈,都喜欢各种支招);但往往使劲招数也不见效,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分析孩子这种恋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说说恋物原因:
经研究发现,孩子恋物有两方面的原因。
1、心理需要——安全感需求
当爸爸妈妈在忙,或者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害怕、孤独、难过等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而玩具无疑是最好的替代物。正因孩子身边有这样一个玩具,他们朝夕相处,常常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玩具上,把玩具当做自己的朋友、小伙伴——在孩子看来,玩具是人物化了的,玩具也有生命。
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会陪伴在身边,是他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虽然它不能完全代替对父母的依恋,但可以使他们得到一定的安全感。还有,这些“小伙伴”十分听话,是最最忠实的守护神,可以被他们随意控制的,孩子拥抱他们、照顾他们,或者跟他们倾诉,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安慰和满足。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玩具,对于孩子这种执著的追求,大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愈发可爱了。
2、生理需要——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我们可能注意到最近这几年风靡婴儿游泳馆,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项服务——按摩抚触,这是因为孩子有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确实是对孩子很好,可以减轻孩子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缓解身体不适(像拉肚子或便秘等);减轻紧张和焦虑;促进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还能促进睡眠,增进孩子与人的亲近关系。
孩子恋物,往往是出于生理的需要,不排除有些孩子依恋汽车、球类玩具,但大多数更倾向于软软的或毛茸茸的玩具作为依恋对象。
那么恋物行为咱们家长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可能需要先纠正我们的一些错误认知:恋物属于依恋行为,不等于“恋物癖”。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幼儿的“恋物行为”,看作是一种心理疾病,即恋物癖。“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物品的特定依恋,这种特定物会满足幼儿对安全、依恋的需要。因此,“恋物行为”和“恋物癖”是不能划等号的。
迁移恋物有八大妙招
妙招一:经常拥抱孩子
注意拥抱不是为了奖赏,而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是孩子犯错了也可以拥抱,这样能消除孩子的不安。经常性的拥抱可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我能理解你、不怕,有我在很安全、失败了也不要紧。
不只是妈妈,爸爸也可以多拥抱孩子。孩子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精神守护,就不会将安全感寄托在小被子、布娃娃上面了。
妙招二:鼓励比惩罚有效
对于孩子的恋物行为,有些父母会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比如故事中阿文的邻居那样,把玩偶泡醋,有些甚至把辣椒涂在奶嘴上,这些做法都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妙招三:养成睡前良好习惯
有的家长为了解脱自己,总是对孩子说:“自己抱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子去睡觉。”这便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睡觉时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觉。
妙招四:孩子睡前要陪伴一段时间
孩子独自睡之初,大多都是不痛快、不情愿的,他们在情感上舍不得爸爸妈妈,在心理上面临的是孤独、害怕、失落等情绪。孩子独睡应该循序渐进,有的父母粗暴的将孩子独自扔在他自己的小房间就不管了;有的父母则给他一个玩具陪孩子睡。不安的孩子要么哭喊累了抱着小枕头睡着,要么就是玩玩具玩累了睡着。
不得不说,很多孩子是在入睡前的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不会使他对包被、小熊之类物品过度依恋。
妙招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外郊游,亲近自然,欣赏人文、自然景观。让孩子多接触家庭之外的有益刺激。当孩子的性格开朗了、眼界开阔了,多余的精力都消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慢慢减少,他们会慢慢明白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好,规律也好,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
妙招六:设置情境主动迁移
帮助孩子设定情境或角色,多点耐心,多尝试几次,告诉孩子他们所“恋”之物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小伙伴,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比如孩子一定要抱着脏兮兮的小熊睡觉,家长不要强行抢夺玩偶,也不要训斥孩子,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小熊也要洗澡睡觉了,我们一起给小熊洗澡吧。洗完澡之后,告诉孩子,小熊想回自己的小床睡觉,那样他会觉得有安全感,会很舒服的(小熊的家可以由大人和孩子一起做,可以为小熊预备睡眠用的东西、小褥子、小被子、小枕头等,让孩子知道他的小伙伴在自己的家里待着很舒适。注意应该离孩子很近,在孩子能够看见的地方。
妙招七:最好准备两个一样的玩具,做好消毒卫生处理。
正常的恋物行为不可避免时,可以准备备选的玩具。长期被摆弄的玩具会损坏或变得很脏,所以,家长要采取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对玩具进行卫生处理,比如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以便交替使用,和孩子一起给玩具洗澡,对玩具进行干洗消毒,给玩具换上新的外罩等等。
妙招八:选择合适的时机做矫正,循序渐进
矫正幼儿的“恋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一般情况下,只要孩子的依恋行为没有对生活造成影响,是可以忽视不处理的,但如果孩子到了6、7岁之后还是时刻离不开他的慰藉物,影响生活和学习,以及正常的社会交往就要矫正。
家长就要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注意我们在纠正孩子 “恋物行为”时候,既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也要善于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第一次上幼儿园,就不是处理问题的好时机。每个转折点孩子都要有一定的适应期,过渡一下再以温和的方式矫正要更有效些。
婴幼儿在各个时期都在充分展示着自我的特点,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尤其两岁时最为强烈。
所以,对孩子们这样那样的举动不要感到奇怪,这些现象大都是阶段性的,一般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如果无害就顺其自然,不需要纠正,3岁后基本可以消除。如果有潜在的不良后果,就设法以有益、有趣的方式来疏导。
最后一起来梳理一下今天课程的脉络,主要是三个板块:
1、“阿文的小毯子”的案例分析解读;
2、“恋物”原因解读(1心理需要——安全感需求;2生理需要——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3、应对恋物行为的8个技巧(妙招一:经常拥抱孩子;妙招二:鼓励比惩罚有效;妙招三:养成睡前良好习惯;妙招四:孩子睡前要陪伴一段时间;妙招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妙招六:设置情境主动迁移;妙招七:最好准备两个一样的玩具,做好消毒卫生处理;妙招八:选择合适的时机做矫正,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