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的思路以及自我检查后的I、A1、A2如下:
1)【做】
第一段:重点句为首句,关键词为“必须强迫症”,段落大意是采用鞭策机制来进行自我推动,会打击自我的积极性,不利于克服拖延症。
第二段:重点句为首句,关键词为“清除”,段落大意是清除强迫性的字眼,替换为主动性的想法字眼,能有效提到积极性。
第三段:关键词为“对比”,段落大意为当采用主动性推动机制但仍存在犹豫怀疑时,可就犹豫想法的好坏分别列示比较。
2)【想】
通过用“我想要”“我希望”等主观能动性字眼或者想法来替换“应该”“必须”等强迫性字眼,能够有效持久地提高个人的积极性,克服一再拖延的毛病。当出现让个人犹豫,一再拖延的事情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反问自己,这件事情如果我做了能够带来什么好处?这是不是我所希望?
第二,作出选择,在第一步的利弊权衡之后做出选择。
第三,积极推动暗示,在明确了方向之后,采用“我希望”“我选择”或者“尽管…但是做了这件事,我会感到…(积极正面的情绪词汇)”之类的句式。
第四,如果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依旧还行动不起来,那就重新将第一步思考的利弊内容写出来,进行列示对比。
3)【想+】
上述内容的之所以可以克服拖延症,理由是这种推动机制,充分调动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是一种正向的积极自我暗示。该方法应该是适用于已有倾向性选择的事件或者行动,但一直迟迟未付诸行动的情况。
4)【做】
本片段的I:当你对某件事情已经有了倾向性选择但却迟迟未付诸行动时,可以采用积极主动性的字眼或者想法来进行自我推动,比如“我希望”“我想要”等句式,这将有助于提高行动的积极性,克服拖延症,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反问自己,这件事情如果我做了能够带来什么好处?这是不是我所希望?
第二,作出选择,在第一步的利弊权衡之后做出选择。
第三,积极推动暗示,在明确了方向之后,采用“我希望”“我选择”或者“尽管…但是做了这件事,我会感到…(积极正面的情绪词汇)”之类的句式。
第四,如果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依旧还行动不起来,那就重新将第一步思考的利弊内容写出来,进行列示对比。
5)【做】
A1:
【经历】我是去年年初开始转行从事培训工作,通过和一些行业前辈的交流,我了解到了要想成为一个具备竞争力的培训工作者,除了具备培训项目的管理技能以外,还需要能够独立开发2-3门培训课程并且承担课程授课。但是,在后者这件事情上,我一直迟迟未付诸行动。
【反思】结合片段提到的方法步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对于这件事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个答案其实很明显,内心也非常清晰,这是件有助于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的事情。
其次,在做出选择这个问题上,我是愿意去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和授课的,这不仅是一件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帮助他人更好进步的事情,自己也早已在心里做了选择。
唯一做的不足的地方是,我的自我推动机制出现了问题,更多的是以强迫的想法,将其视为了一项任务和要求,而没有调动起个人积极主观性意愿。由于这也是人力总监对我的成长建议,因此我对开发课程这件事情,内心更多地是将其当做任务在要求自己,我经常有“我应该得找找材料做下课程开发了”或者是“我必须在今年之内开发出N门培训课程了”“我应该多锻炼提升下自己的授课水平了”诸如此类的想法,这类想法越多,看似是在鞭策提醒自己,实际上是慢慢地产生了怠工潜意识,我的主观积极性一直在被这种强制推动机制所消磨,越是没行动,越是鞭策就越没自信。
那阅读完这个片段之后,在自我推动机制方面,我可以通过采用积极的主观性想法来进行替代,比如“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名具备职场竞争力的优秀培训师,而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不断学习和实践,将能够尽快让我补足能力短板”“尽管我目前能力和精力有限,但是我如果能先开展行动起来,学习和进步的方向也会越来越清晰,我会感到越来越有把握的。”这将增强我的自信心以及行动力。
A2:
【目标】培养自己积极的主动意识,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行动力。
【具体步骤】
第一,在本周之内,列一张行动计划表,将自己2018年想要实现的愿望和目标进行列示;第二,在上表中增加一列信息,并用“我希望”“我想要”等此类主动性词汇描述做了这件事之后,带来的积极作用、正面感受。以此来推动自己尽快行动起来,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