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窗台上有一株米兰,一半绿叶,一半干枯。
初时枯枝上还垂挂着卷曲的黄叶,与绿叶生机在一起,透着衰败和荒凉。
终于有一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将枯叶全部轻佛到了花盆里。再远近不同地欣赏这株米兰,就显出些艺术的美感来。先前的衰败和荒凉不复存在,代之以苍劲、层次、立体、有力的感觉。
我数次长时间地观察这株米兰,始终不明白为何同出一根,有的枝是活的,有的枝却是死的。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大自然是如何设计这树的?
在我们的观念里,不喜欢死的东西,认为它是不好的。人、动物、植物概不例外。我们接纳喜欢的、自认为好的;难以接纳不喜欢的、自认为不好的。接受生、讨厌死;接受年轻、讨厌衰老;接受新鲜,讨厌陈旧。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对抗死亡,但其实不管如何对抗,死亡终会来临。
我不是说死亡有多么好,而是要觉察对于死亡的态度。
其实若没有死,也不会有生;而且生死原本同根,是一体的,是一个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像这株阴阳米兰,活枝和枯枝就是一个根上生出来的。不管人类愿不愿意承认生死一如、生死一体,它客观上就是如此。看这株米兰就知道,它们各自都很好地在自己的生命状态里,彼此毫不影响、毫不妨碍。
有的枝明明长的好好的,可不知怎么慢慢慢慢就萎顿了,枯黄了,最后变成了死枝。有的枯枝,不知怎么某一天就绽出了一个青芽,活了!
死了,我们会婉惜、叹气;活了,我们会欢喜、惊喜。殊不知,世界的美好就在于它的无限变化——头脑猜测、设计、预想不到的变化。否则,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意愿在发生,这个世界及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意思?太无聊了!一点新奇感都没有了。我们来地球上体验什么呢?
我们能允许这种未知的变化吗?我们能接纳生死共存的状态吗?我们能欣赏新鲜与衰败共存的状态吗?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世界就是这样的。让我们学会欣赏一切吧!如果我们不想面对和接受死,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好好地生,因为它们时刻存在着转化的可能。如果害怕死亡,我们必将在生的时候活在恐惧感中,担心随时死去或有危险发生。
当我明了死亡并不可怕后,生活变得轻松了许多。比如前几天我在体验一种拍打疗法时,技师拍我某些部位过重时,我会本能地把那个部位的肌肉绷紧对抗。我意识到后马上想:反正迟早都会死,打死也是可以的。这么一想,肌肉马上放松了,然后就能够很好地享受技师的拍打治疗。哈,真的很管用哦!
我想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可能的危机或恐惧中。比如当一个人检查出了重症或绝症时,如果能参透生死之机,潇洒地笑谈一句:嗨!迟早都会死,哪天死也是可以的。当有这种想法时,心理一下就放松了;然后身体自然也就放松了;然后身体的自动修复机制发挥作用;然后,说不定,十有八九,奇迹发生,疾病痊愈了!
除了这株一半是活一半是死的米兰外,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很多树木植物都存在着这种现象。所以人根本不需要害怕死亡,生死是一直同在的。身体细胞随时都在更新,旧细胞死去,新细胞再生。如这株米兰一样。人如果可以把自己提到更高远的位置看自己,大概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生死在一株树上同时存在着、发生着,在人的生命中也一样。
我越来越能够欣赏这株米兰的美。我接受它现在的样子,但作为一个爱植物的人,我还是希望这株米兰上的枯树能够发新芽。这跟实相并不矛盾。就像我们明知道自己会死,但对未来依然还怀有希望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接受了死亡,就会活得更有力量、更加美好,能活出无限的乐趣来。而这一切,将跟外在境遇毫无关系。
大自然真的是一部无字天书,我们要时常向大自然学习智慧,以道为师,以法为师,以大自然为师。存在着,就美丽着。越简单越好。
最后来欣赏一下米兰的叶子。小长圆叶,有的顶端是圆形,有的顶端是尖的,不好形容。叶子的排列很有意思,一般是一梗五叶,下面两对对称,顶上一叶居中。有时叶片上会有针眼大小晶莹的小水珠。非常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