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一次分享
本次分享,根据《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进行整体设计,在回顾每节课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阅读书,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以下内容,结合分享与书中内容进行整合:
环节一:介绍正面管教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第一章 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鲁道夫 德雷克斯
一、知识与社会情感学习同等重要
p1 研究表明,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技能,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并且纪律问题会越来越多。
p1 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我们的学校也一样。第一条轨道式学业的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二、社会情感学习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p3 在接受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p4 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受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环节二:几乎完美的教师社团
环节三:有意义的工作
环节四:两列清单之现状与目标
第二章 正面管教: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
p11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有人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信心,并要确保入学前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学校和老师重获自信。这与教育者的天职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孩子们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为可能。——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三、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学生,看待挑战——它们可能是一次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机会。
p13-14 两列清单
p18 心理学家鲁道夫 德雷克斯说,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换言之,当孩子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就会做出“不良行为”——她们为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
p19 求存行为,常被称作不良行为,是建立在如何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错误信念基础上的。
四、惩罚,批评、指责的结果是什么呢?
p19 惩罚造成的三个r:
1.反叛(Rebellion):“他们不能强迫我。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2.报复(Revenge):“我要扳平并反击,即便这会危害我的未来。”
3.退缩(Retreat):a 低自尊:“我一定是个坏人”。
b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
环节四: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