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课,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对自己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如果你觉得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我们有另外一套系统,具体可以私聊我们咨询。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我用另外的方法教你如何去明确自己的定位。
定位之父特劳特,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当你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我比竞争对手好在哪里?」而是:「我在哪个方面是第一?」
什么意思呢?
很多时候,做到不同,比做到最好,更有效。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是:要在公司里出类拔萃,我就一定要精通业务,在业务上做到最出色,成绩最好,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你奋斗得非常累,却仍然没什么用。因为,每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都是有限的。在工作中,某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大家也许就能记得一两个,所以需要你花很大力气,才能挤进去。
这时候,如果你换个思路,换个方向走,会感觉开朗很多。
如果一个山头已经被人占了,更好的做法,是赶紧去抢占另一个山头,并且在这个新的山头上,打出你的旗号。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类。在这个品类的「心智空间」里,你就是第一位。即使有后来者,他也必须先打败你才行。
1.做到第一
以我为例,我写心理学,肯定写不过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博士、咨询师,也写不过Know Yourself,但是我可以将心理学跟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写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和应用。在这个新的领域,我“可以”是写得最好的。
所以,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产品,都在走「不断垂直、再垂直」的路线。原因就是,大的品类已经被抢光了,要扎根、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发掘新的品类,创造出新的心智空间。
小米的定位是什么呢?发烧友。在其他手机都在推「使用体验」时,小米打出「为发烧而生」的旗号。那么对发烧友而言,他们的心智空间里,小米就是行业第一。
再说到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同样是研发工程师,你一天能写100行代码,他一天能写120行,差别很大吗?并不是特别大。
能力到了一定的区间,是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则的。从60分到80分,你可能要付出50%的努力。但当你到了80分,付出100%的努力,也许只能提升到85分。
更好的做法,是去找到「其他人不具备」的领域,迅速抢占,打出你自己的旗号。比如,你在写代码的同时,还懂业务、懂产品、懂运营。每一次跟市场部沟通,都非常顺畅,无需扯皮;甚至,当产品经理需求讲得不够清楚时,你能够帮助他梳理逻辑、细化需求,落实到执行层面。
你不突出,谁突出?
这比你每天多写20行代码,重要10倍不止。
总结一下,如何才能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公司和行业里脱颖而出呢?
标签化
不妨考虑这两个问题:
(1)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提到你,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2)你最擅长的能力是什么?它如何能跟你的工作(或者事业)挂钩?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不一致,那就说明,你的个人品牌是不对的。你应该有意识地,将同事们对你的印象,扭转到你最擅长的方向上,这就是一个贴标签的过程。
说说我自己的员工,她来工作的时候,给人的外在印象是「文案」,而我给她设定的个人品牌方向是「高效」,于是,她开始主动去接许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活,并同步把其他的文案执行工作分配均匀,确保质量。于是,慢慢的,大家产生了这个印象:这个人很厉害,每次都能救场,一个人能当一个团队用。
这其实就是职业规划的过程。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去什么公司、做什么岗位,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规划好自己的「标签」,让别人循着你设置好的路径,一步步推动你前进。
细化和跨界
如果你的长处并不是特别突出,在部门里面也很常见,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
第一种,是进行纵向的垂直细化。
比如,大家都是销售,那么你能不能找到你最熟悉的一类客户,专注在这类客户上,让自己的成效最大化,让大家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客户的人」?
即使你的业绩不是部门第一,也可以因此得到两个好处:第一,大家会记住你,会记得你的价值;第二,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另一种方法,是横向关联。
就是说,将其他领域的能力,跟自己的能力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领域。
像前面说过的例子:大家都是开发工程师,但你同时还特别善于沟通,能理解业务,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价值。
2、差异化
同一领域要有不同的特色,要给别人选择你的理由,假如你跟别人都是写作领域或者卖衣服的,而你没有特色,别人在搜索的时候就不会想起你,比如做咖啡的,瑞幸咖啡,做咖啡的那么多,为什么它就火了呢?
第一是资金实力雄厚,各种大型机构投资,第二是无限场景品牌战略,开设不同类型的门店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场景需求,再第三个最重要的就是它把咖啡做成一款普惠产品,让中国消费者消费得起性价比高的咖啡,第四是配送速度均长18分钟,超时率下降到0.4%,现在整个品牌已经估值10亿美元。
说到京东,明明比淘宝后期而且都是电商领域,京东选择做自己的物流,而且现在无人机的配送也已经开始了,假如你今天买明天要,那你肯定会想到京东啊。
再比如说顺丰,寄快递那么多,顺丰服务好,24小时送达就是他的优势;饮料王老吉,“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就是它植入人心的品牌特色。
当竞争很大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你的差异点,去放大做透,你也能成为第一。
3、自身反推
最后一个,就是根据自身条件去反推,你做什么最有信心能做好,你做什么最不容易放弃。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即使你再适合,你做得不开心,久而久之,也会变得不适合。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如何挖掘自身特长,反推朋友圈品牌定位,当然,只是一个基础判断。
首先,你要先给自己写标签,兴趣标签,特长标签,身份标签。兴趣标签就是说,你做得比较开心的那些事情。特长标签则是你用比别人更少的付出获得更大成绩,异于兴趣。身份标签很简单,就是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角色。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客观的思考,不要用主观去判断,做不出来的也可以课后做个小调研,问问身边的朋友。我现在跟大家一起做,先把自己的东西列出来。
兴趣:魔术、演讲、沟通、蹦迪、分享、帮人提升改变。
特长:社交,撩妹,拍照,口才好,变魔术,蹦迪,分享、分析能力强、观察力强、情绪管理强、注重细节,讲课、亲和力强、系统性思考总结、建设自己。
身份:儿子,老师(会教人,口才好),魔术师(感染力、表演能力),创业者。
综合起来变成终极标签:讲师、撩妹、魔术。
紧接着,就是做变现方式卡位。
如果终极标签多个,就用反推的方式去选择。
魔术(疏于提升训练,干不过老牌的)
讲师(没成本,有积累)
撩妹(擅长不喜欢)
定位一定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不要什么都想做,也不要轻易改变,但是可以迭代转型。
我最后给自己的定位就是:
总结最系统的个人提升方法,专注于个人提升、个人品牌变现。
专属个人品牌战略官-Personal Brand Strategy Officer,简称PBSO。
大众个人品牌商业化先驱,个人品牌升级&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