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20年,烟雨迷蒙的伦敦,在康桥下,他邂逅了一生的灵魂伴侣 -林徽因
他们在温暖的壁炉前,从文字到音乐,从现实到梦境,从昨日到明天,眼神一对视,彼此的心湖都会微微荡漾。
花季少女情窦初开,多情诗人浪漫儒雅。这场深刻缠绵的爱恋美丽至斯。雨雾之都的伦敦也让人心生旖旎,让人几乎忘记他们的相逢,注定要别离。
正如《再别康桥》诗中所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02
彼时他已是个有两岁孩子的父亲。遇见林徽因,使他彻底地认识到,不应该过没有幸福没有自由的人生。
1922年,他不顾正怀孕的张幼仪,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
你为什么迟徊于梦境?你为什么迷恋于梦境?
你幸而为今世的青年,你的心是自由梦魂心。
你抛弃你尘秽的头巾,解脱你肮脏的外内衿,
露出赤条条的洁白身,跃入缥缈的梦潮清冷。
他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读耳。
奉行单纯的理想主义,“单纯信仰”的他,认为没有爱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的人格的,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浪漫的徐志摩是一个需要靠爱情喂养的男子。
03
林微因与父亲从英国不告而别已经令他感到苦闷,更何况在与林微因在京相见时,却得知林微因与梁思成相恋,这更如当头一棒。抛弃了婚姻,抛弃了名誉,克服了种种。却没想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却离我而去。
我听,我听,我听出了琴情,
歌者的深心,枝头的宿鸟休惊,我们已心心相印。
休道她的芳心忍,她为你也曾吞声,休道她淡漠,
冰心里满蕴着热恋的火星。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
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只看一般梦意阑珊,—诗心,恋魂,理想的彩昙,一似狼藉春阴的玫瑰,
一似鹃鸟黎明的幽叹,韵断香散,仰望天高云远,梦翅双飞,一逝不复还!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04
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只是一瞬间的事。当落寞孤寂的陆小曼和爱情失意的浪漫诗人徐志摩相遇
,或许同是天涯沦落人,或许徐志摩本身就是一团火焰,他与招摇,妩媚,热烈,叛逆的陆小曼一旦相遇,就如同天雷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1926年10月3日农历7月7日,北海公园。徐志摩风流才子和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陆小曼喜结良缘。
证婚人梁启超送上了他对新人的祝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
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
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婚后徐父不喜欢陆小曼,因此切断了徐志摩的经济来源,徐志摩不得不同时身兼多职维持家庭开销。
后来,徐志摩应胡适之邀北上任职,可是陆小曼只愿意留在上海。徐志摩不得不多次往返两地。
同样是婚姻,面对无爱的张幼仪,徐志摩可以淡漠到丢下妻儿前往英国读书,不闻不问。
而面对陆小曼,他却能奔波劳碌,辛苦赚钱只为维持陆小曼庞大的日常开销。
05
1931年19日午后2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由京飞平,飞行至济南城南三十里党家庄,因天雨雾大,误触开山山顶,当即坠落山下。本报记者亲往调查,见机身全焚毁,仅余空架。乘客一人,司机二人,全被烧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认。
徐志摩北上赴林徽因的讲座时飞机失事,有人说,徐志摩是因为林徽因才出事的,如果他不去看林徽因,就不会出事。
也有人说,他为了陆小曼辛苦奔波,仅半年就往返北京上海8次。
他离开的方式这样惨烈,这样匆忙。他是个诗人,连离去,也像诗里说的那样: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本文由凹凸创意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