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提前辞去工作去照顾陪女儿。我个人在另一个城市的家里。正在听老师的情绪篇,下了班回来,躺着沙发上听老师的音频,听得迷迷糊糊。
突然,我女儿带着委屈的口气打电话来“告状”,说妈妈怎们样,这时,三个人的“旧有思维模式”都占了上风。母子互相“怼”,我加入了“怼”的行列。究竟建立新模式到何种程度,我们炼到什么程度,只有遇见“事情”后才知道我们“学习成绩”。我也失去了一次给女儿反思的绝好机会。
的确,犹如我爱人说的一样,当“事情”出来后,我没有掌握住这个绝好的给女儿的教育机会。应该先共情女儿,这点我做得太过了,共情的太多而伤害到了我家爱人。除了共情,的确还应该是正确引导,应告诉女儿“你们两个都站在自己个人的立场,都是各自的思维模式而产生的分歧”,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我为什么反对这个观点,这种才是引发女儿思考的正确方法。爱人聚焦到女儿的不足,这是旧的思维模式;除了“事情”,我马上就指责抱怨,这也是旧的思维模式,可见旧模式,亡我之心,依然不死,旧模式依然强大。此时,我情绪有点低潮。
我舒缓自己:不害怕,下次遇到这种事,我有办法引导了。不存在对错,一个学习方法只有适应吧谁的方法。
对于爱人陷入了旧模式是:是行动上的努力,而不是能量的努力。行动上就要求(就是控制)女儿这样做那样做,能量上也没有接纳,抗拒女儿的学习方法,抗拒的终将锁死。只是爱了“女儿的学习”,还没有做到爱女儿这个人本身。目前女儿最大的需要“就是心灵上的鼓励、支持和理解”,这是目前女儿最需要的精神帮助。
正确做法是:反复反复鼓励女儿做的好的地方(这个太重要了,一般人是悟不到。),这种做法不仅是抓住女儿灵魂上的关键需求,而且还可以改善和巩固亲子关系(这个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也太重要了),让女儿有好的感觉,逐渐巩固(注意这是巩固和加强)这种好的感觉。当女儿好感觉多了,她的问题自然会缩小。因为放任的终将消失。我们只关注进步的,我们自热就放任了女儿的小问题。
只有当每个人找到好的感觉,我们全身就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所有,情绪是导航,以感觉好为准。
估计,我今晚的做法,伤害了爱人,给她带来了受挫泄气。这种感觉会传递到女儿身上。
这其实是我的低频,而加剧了这个小问题。我以后一定要改变我的频道,用“没得事,没得事”来安慰女儿,来鼓励爱人。因为爱人也是重要的角色,给她鼓劲,给她表扬,她会做的更好,从而影响女儿更加自信。
原来,虽然没有和母女住在一起,我的模式依然重要。
新模式的建立越多,旧模式的空间就越少越小。
201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