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昨天看完《冈仁波齐》,因为开头看到沙漠里前行的朝圣者,我对影片充满了期待,我想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大漠孤烟,戈壁飞沙,人又一次凭借毅力和信念战胜了大自然。当影片定格在老人在清晨再也没有醒来,众人请来喇嘛为老人祈祷并举行天葬,没有过分悲戚带着祝福继续拜山朝圣,我的心仿佛意犹未尽,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没有高潮的故事太不符合我们心中的假设了。
那天当我坐在老书虫书店,巧遇一群外国人给小孩子上早教课,看着他们每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由衷快乐满足我深深被震撼了,我自问我有多久没有由衷的开心地咧嘴笑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肤浅,总是在刻意寻求高贵理性和深刻批判的我,却第一次觉得幸福真的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光与天生的性格和遗传有关,更有来自后天的思维影响。人群中有一个金发碧眼貌美肤白的妈妈特别地引起了我的注意,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吸引,她的淡定从容,开心满足,放手让孩子去探索的冷静,与中国妈妈动辄阻止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我觉得了不起的是课程结束,她继续一个人喂孩子,安慰哭泣的宝贝儿,然后耐心收拾完妈妈包,然后左手抱着孩子,右肩背着包扛着带轮子的儿童车出门了,简直颠覆我对母亲的印象,太强悍了,也太感人了。
而我坐在那里,心里想的却是“生活的道路如此漫长,此刻我却失去了明辨方向继续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我突然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懦弱和孱弱,这颗灵魂如此脆弱不堪,甚至不能承受一丝丝打击?”或许我自视甚高却能力有限,真的是无法面对和接受如此平凡的我自己,我觉得自己太重要了,我无法接受这么平淡的自己和人生,我的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毫无意义,我自己看起来毫无价值。”
朝圣之路看似漫长,却总有尽头,朝圣是为了洗刷心中的罪恶吗?是否我们虔诚的匍匐膜拜会消融心中的罪恶?我曾试着去读佛学的书可我发现自己最终却还是一无所获,或许是我读得太浅了,对生活我无法做到随遇而安,我无法全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不甘于就这么活着,却也无法拿出更好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无法拿出行动,而是不知道拿出什么样的行动。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感冒了,感冒了这也是人生。
也许只有知道生命是如此短促我们才能更好的认真努力的活着,就像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生活是自己设定意义和目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用朝拜的心情去过每一天,只有当我们的自我足够强大和稳定,像一个巨大而敏感的容器可以容得下任何喜怒哀乐风吹雨打,那时我们才可以说我终于成长了,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变老但成长才是一件没有止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