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李欣频,武志红是三位我比较喜欢的心理学作家。
09年开始接触张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的那本书时可能是出于理工科思维,当时的我很排斥并且不相信书中的很多说法;也可能是当时年龄小,经历少,还不懂得一些向内寻找的道理。间隔一年,两年,在遇见了一些工作,家庭的小困扰后,又重新翻起了那本书,在第二遍读的时候没那么排斥,愿意接受。第三遍读的时候,突然之间发现书中的很多道理是那样的正确。
武老师的书相对于张老师更直白,好理解,接地气,刚开始读会觉着他是一个偏激的人,可是读到最后还是会回归到原点,“接受自己,看到人性善良,帮助自己和自己和解、和原生家庭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 这些已经被一再强调的理念,看他的书能更容易的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这些理念。
李欣频老师的书相对来说更文艺,更商业吧,可能这么描述不够准确。她提倡在电影,旅行中去发现自己,在冥想中去回归自己,治愈自己,也是一位声音很有磨力的女作家。
这三位作家都是多产作家,很多观点也都类似,只是阐述的角度,表达方式的不同,本质还是“一切向内寻找,接受自己,和自己和解”,为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平和,情绪稳定的人提供一些鸡汤类的养料。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执拗,喜欢一个作家,就会想把他的一系列的作品都看完。可他们真是太高产啦,又不想逼迫自己像读教科书一样制定个严谨的计划。可能某一天我就把他们的书看完啦呢或者再过几年可能没有继续看去的想法了呢,随遇而安,看书也是需要缘分哒。
如果问我,看了他们的书,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吗?我想说,并不是,书中的一些想法和道理,现在的我还不知道对不对,该不该去相信,可是依然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在以后的岁月中我愿意去参考,验证,然后选择自己想去相信的去相信,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