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台剧了,但最近关注的两部却让我刮目相看,去年的那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将舞台放置在脱离于现实的情境下,每一集通过一些看似荒谬的科学技术来放大当下家庭教育的扭曲和病态,用荒谬来惊醒人们,这样的设置其实并不新鲜,《黑镜》等很多欧美剧早已驾轻就熟,但作为华语世界里第一部敢自揭伤疤,还拍得这么血淋淋,也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
如果说孩子这部剧因为放大了现实,还会让人觉得有改变的余地,因为观众会不自觉折射到自己的教育方法,这就达到了警醒世人的功效。而最近在热播的《我们与恶的距离》通过最大化还原现实,让人看得喘不过气。
播出还不到一半,豆瓣已经打出了9.3的超高分,几乎是锁定了今年华语电视最高分。先来看一下这个剧讲的什么:
「到底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
这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出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_受害者家庭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_加害者家庭
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_法扶律师
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_家庭
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当事件发生,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就像是被攥在手上的一个个气球,故事围绕着一桩两年前的导致多人死亡的无差别凶杀案,串起了几个主人公的命运,又通过电视台的工作背景,折射出媒体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关系。
女主宋乔安是电视台主管,她的儿子是当年凶杀案的受害者,因为一直无法接受儿子的死亡,她沉浸于工作和酒精,用冷冰冰的态度建起心墙,推开丈夫和女儿还有同事,无法与自我的和解。
作为被害人家属,她时不时迁怒于周围人,对他们恶言相向,暴躁脾气着实让人有些同情不起来。在她看来,无论多么的社会体制也会出现恶人,恶人和他们的家属必须要为此买单。
那些“恶人”的特性出现在了可怜的被害人身上,这样的“恶”我们要如何看待?
女主手下李大芝的哥哥是当年凶杀案犯人的妹妹,一家人在哥哥犯事后遭到了所有人的攻击,父亲终日饮酒,大芝也一蹶不振,母亲希望她能重新过回自己的人生,拉着她去改了名字,让她隐姓埋名重新生活。
李妈妈一家被迫流离失所,她也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二十年怎么就养出了杀人犯,她说“没有妈妈会用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故事目前到第四集,还没有任何征兆表明儿子转变的原因。
作为加害者的亲人,人们无处宣泄的愤怒只能泼向他们,想道歉的他们也不敢出现在公众面前,只能隐匿。
原生家庭的恶,到底改由谁买单?
作为杀人犯辩护律师的男主王赦,一直奔走于为这些边缘人群辩护,想要弄清他们犯罪的目的,以预防同类案件的再次出现。不难想象,这样的律师很难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第一集里当他出现在检察院门口时就有被受害人家属朝他泼粪,但王律师不生气反而理解家属们无处发泄只能迁怒于自己的心情。
妻子虽不太赞同但也一直默默支持,但当自家孩子险遭挟持后,王赦却立即出面一路帮助挟持者,直到其被放出,妻子认为这些“神经病就应该关起来”,也愈发不理解他对犯人的关心。
这样的“老好人”形象让人爱恨交织,事出有因,道理都懂,但能做到这么理性的人又有多少,“恶人”有被辩护的权利吗?该怎么看待为“恶人”辩护的人?
每一集片头都会出现社交网络上的一些留言,激进的语言就是现实的写照,而媒体为了迎合公众的情绪所传播的新闻总会具有倾向性,更愿意放大那些希望被看到的,却忽视了对加害者家庭的伤害。整部剧残酷的揭开了现实的双面性,让观众能跳脱出情绪,看清楚的恶的本质。
但是,我还是想说,什么都不能掩盖他们犯下的恶,年龄,精神疾病,这些因素到底意味着什么?真实的犯罪到底有多少是因为这些因素?希望这部剧不要适得其反,为了去表现与现实相反的恶与善,而一味放大人性,毕竟恶果才是永远抹不去的事实,有时候恶就是恶,才没有什么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