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的叛逆行为,妈妈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喜怒无常,破坏或无视规则,对父母不尊重,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如睡觉、吃饭、上学等)进行无谓的反抗,顶嘴,脾气暴躁,表现得无礼和粗鲁等。
面对家长的唠叨和管教,他们会激烈地反抗,于是亲子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孩子以前都很乖,为什么现在都不听我的?是不是进入“叛逆期”了?」
到底该如何正确面对处于青春期叛逆中的孩子呢?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孩子的叛逆是独立成长的开始!
当遇到孩子叛逆时,父母要正面叛逆,并接受、鼓励,不要打压,把这种叛逆放在父母的包容底下,会让整个家庭感情更好,可谓“父母心胸有多大,孩子成就就有多大”。
1、孩子不听话,很叛逆,我要怎么让他不再“叛逆”?
当孩子出现所谓“叛逆”的言语或行为时,父母感到不适应是正常的。
对父母来说,孩子最好不要叛逆,这样就不会有冲突。如果叛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消灭,那就太完美了。可是,这也就等于消灭了一个有独立能力的人。
因为“成长”是不可避免的事,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要能够跟得上身体的成长,才能独当一面。
如果父母能够明白、接受“成长”是必然的事,而“成长”又伴随着孩子的“独立”,家长的痛苦感或许可以降低。
其实害怕叛逆这一回事,父母真正担心的,大多是害怕孩子走上歧路,做违法之事。如果孩子所做的“叛逆”是为了“成长”这回事,其实不妨换个心态去看待。
2、孩子时常跟我顶嘴,我该如何让他尊重我呢?
当一个孩子成长到有独立的能力,可以去解决他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时,他可能对父母的敬意就减少了。
这并非不“尊重”,而是当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是模仿父母而来,这种依赖感是必然的。
等到他发现父母会做的事,他也能够做到,少了依赖感,也就没有了上下之分的等级观念。
一个本来只能仰视父母的孩子,等到他的视线可以和父母平行,他也获得了生存与独立能力。
父母如果能够把地位的观念抛掉,孩子不再仰视,你也不再低头,父母跟孩子之间才会有交集。
假如孩子每天回来,可以指正父母的不对,而父母也答应让他这么做,这个孩子会不跟父母谈心吗?
3、孩子碰到手机、电脑,就像上了瘾似的,我该怎么办呢?
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专家学者也都正视这个问题,甚至有医生主张不要给孩子手机,但是这不太可能。
美国白宫曾经考虑过禁止孩子玩手机、电脑、电玩,但是现在已经放弃这个想法,最初的想法固然还不错,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加上进入一个完全IP 的时代,3C 产品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希望青少年不要太过依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时间管控法”,也就是接触手机或电脑一段时间,就要去运动一下,尽量不要让他们的眼睛受到影响。
还有就是增加青少年的户外运动时间,增加阅读的时间,增加休闲娱乐的时间,比如出去玩、画画、音乐、舞蹈等活动,来跟他玩手机的时间做个平衡。
4、孩子出现说谎、偷东西、打人等偏差行为,我该怎么办呢?
孩子会说谎,一定有他的原因,例如,不想受责罚,或是逃避某些事情。
然而,打骂只会激发出孩子的攻击性。想要让孩子得到教训,可以利用劳动的方式,像做家务来作为处罚。
对于偷东西、打人、翘课等严重脱离学校的教育及做人准则的行为,在处罚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明白的是“为什么”。
孩子出现偏差异常的行为,是有缘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面有了匮乏。所谓的匮乏并不是物质上的需求,主要是内心的渴望。父母有没有聆听孩子的心声?知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这才是关键。
5、为了刺激孩子的分数,我用了强烈的手段、言语,还是没用,该怎么办呢?
在现实社会中,高分像是个入门砖,似乎只要拥有高分,就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有的父母无不希望孩子能够比得上他人,甚至将成绩与未来的成就画上等号。
满分的成绩并不等于成功的人生。无止境地比较成绩,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给孩子造成压力。即使父母的口头上没有明显表现出来,但从言行举止,包括脸色,还是会出卖心思。
所谓的成绩只是提供这一次学习的参考状况,并不代表每一次都会如此,学到多少算多少,把基础打好,下一次再考好,才是最实际的。不是每次都要得满分,每次都是生死的定夺。
6、我跟孩子有代沟,有办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吗?
家长们想要去关心孩子,跨越代沟,就得用他所认同的方式来关心他。很多家长都用自以为是的关心,觉得孩子必须心存感激,就有“施舍”的意味,孩子当然感到不舒服。
要尽可能用“朋友”的角度,而不要用权威的方式,强迫你的孩子去接受,并用孩子的语言拉近关系。
家长们要“投其所好”,可以试着去了解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用孩子们的语言去融入他的世界。比如,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热爱什么,你要打开心胸去研究、观察,不要只是批评,否定那些,否定孩子的选择。你否定他,他自然对你关闭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