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词解释是我在备考期间自己收集准备的,可能不完全。
一、 科学(不是重点;袁方第一章,纽曼1.1,1.2,1.3)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科学的三个主要任务是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科学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即科学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科学知识所说明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而不是某个具体现象或特殊事件。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科学探究
科学的功能
求知方法
权威法
经验法
思辨法
科学共同体(考过简答)
二、社会研究(风第一章,袁1.4,2,3,5,纽曼1.4567,2,4)
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而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社会研究方法。
方法论: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社会研究的基础及其假定;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社会研究中不同范式及其应用;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都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的全过程。
具体的方法与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其中,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的特点包括专门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客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范式:由库恩提出,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它是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组成,它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里尔茨区分了社会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社会行为范式。
社会事实范式:以涂尔干的方法论思想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
社会定义范式:以韦伯的思想和符号互动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主观性质,认为宏观的社会现象都是人们主观定义的,强调在微观层次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社会并在社会中行动的。
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事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层次,强调对人外部行为的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定性研究:是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是非实验性的,即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的表达。
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几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②. 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科学的范式
③. 定量研究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
④. 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⑤. 定量研究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验证的
投入理解法:韦伯,即研究者站到被研究者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理解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主观的判断影响社会行为的内在原因。
价值中立: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与善恶,而在于判断真假或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