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怀忠
1
“你个老东西,能吃饭不能干活的病壳郎,能花钱不能挣钱的破罐子,要你有何用,今天你就给老娘滚出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了。”
王彩菊似一只发疯的母老虎,凶神恶煞地将婆婆李奶奶推搡出家门。由于用力过猛,李奶奶没有站稳,一个趔趄被重重摔倒在地,只听“砰”的一声,大门已紧紧关闭。
李奶奶平展展躺在地上,只觉得腿钻心的疼,脸上火辣辣的烧,腿被门槛磕烂了,脸擦破了一块皮,浑身沾满了尘土。
李奶奶歇了好长时间,才艰难地爬起来,拍去身上的灰尘,靠在门前的大梨树下,悲伤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
李奶奶仰天长叹:老伴啊!你个狠心的人,为什么走得那么早,我历尽千辛万苦把儿子拉扯成人,可到头来连栖身的地方没有了。
放学归来的小孙儿选选,看见奶奶坐在梨树下哭得很伤心,连忙跑去扶起奶奶,问:“奶奶,您怎么了?是不是妈妈又不要您了?”
“孙儿啊,都怪奶奶年纪大了,干不动活还要花钱治病,因为给奶奶治病的事,你妈嫌我钱花多了,就将我赶出了家门。”说罢,婆孙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起来。
丈夫刘四海下地归来,看见母亲和选选哭成了泪人,虽然没问怎么回事,但他心里明白:又是恶毒媳妇在作妖,赶母亲出家门,像这种情况不止一次了。
刘四海将母亲领进家,却遭到王彩菊一通臭骂,从太阳落山一直骂到夜深人静。刘四海心想,这回媳妇真是吃了称砣铁了心,一心要赶母亲出门。
夜已很深很静了,王彩菊的谩骂声还没有停歇,左邻右舍的叔伯婶子来劝架,大家七嘴八舌给王彩菊说事明理,但王彩菊的耳朵像牛毛塞住一样,一句也听不进去。
王彩菊说:“你们不要给我讲大道理,我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就是不想跟那个陪钱的破罐子一起生话,赶快叫那老不死的搬出去。”
“啪”的一声,向来软弱的刘四海一记响亮的耳光扇过去,气急败坏地吼道:“王彩菊,你这个叼蛮恶毒的泼妇,那是我亲娘,你怎么就这么心狠啊。”
“刘家的窝囊废,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动手打老娘。”说罢,王彩菊一个寸步飙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摁在自己脖子上,寻死觅活要自杀。
这下可把在场的邻居们吓了一跳,大家七手八脚赶快夺下王彩菊手中的菜刀,在一阵好言相劝后,王彩菊渐渐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如果要你妈,我俩就离婚,如果要我,就让你妈搬出去,反正我不想和你妈一起过,必须在我和你妈俩中作出选择。”王彩菊冷冰冰地给刘四海撂下狠话。
坚决要分家单过,坚决不赡养老人。这既是原则也是目的,原则不可动摇,目的一定要达到,王彩菊这回真是下定决心动了真格。
李奶奶坐在炕檐上,难过地一边摸泪一边说:“四海,分开过吧,妈搬出去,只要你们俩不闹矛盾,好好过日子,能有个完整的家,妈怎么样都能行。”
2
在阴光明媚、万物吐绿的阳春三月,李奶奶与儿子、儿媳分家了,李奶奶孤身一人搬到靠近山梁那片苹果园的窝棚里。
李奶奶分得一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一头老黄牛、一只小花狗、两亩责任田,请人在苹果园里挖了一孔简易土窑,供老黄牛栖身。
李奶奶和儿子、儿媳分家的风波,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荡起一波涟漪,引来人们的纷纷议论,小村人们说啥的都有。
有人说,常言说养儿防老,其实并非这样。李奶奶千辛万苦把儿子拉扯大,娶了媳妇成了家,到头来还是靠不住,儿媳妇将她赶出了家门。
有人说,这事怪刘四海软弱无能,打出的媳妇揉出的面,对这样的不孝儿媳,就是要用拳头侍侯,偏偏刘四海是个“怕老婆”。
有人说,这不能完全怪刘四海,在这穷山沟里,男多女少,娶媳妇非常困难,家家都把媳妇当宝贝宠着,刘四海不敢对王彩菊怎么样,主要还是担心媳妇跟别的男人跑掉。
一间简陋的小土屋,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婆子,一头掉了牙的老黄牛,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狗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这个新组建的家庭确实令人心酸。
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中时,李奶奶扛着农用工具已下地干活了;午后,当人们还在纳凉休息时,李奶奶已牵着老黄牛去放牛了。
虎头虎脑、憨厚可爱的孙子选选,从小就和奶奶睡一个被窝,对奶奶十分依恋,每天放学回来,首先要去苹果园里看奶奶,与奶奶亲昵够了才肯回家吃饭。
有一天,选选硬要跟奶奶去放牛,婆孙俩牵着老黄牛赶着小牛犊,来到小草青青的山坡上,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选选活奔乱跳抓蝴蝶。
李奶奶一边看着小牛犊啃食青草一边说:“小牛犊呀,小牛犊,你多多吃草快快长大,卖掉你就给我的孙儿选选娶媳妇啦。”
“奶奶,我不要娶媳妇,娶了媳妇就不要奶奶了,我要和奶奶在一起。”正在抓蝴蝶的选选跑过来对奶奶说。
“为什么呢?有媳妇不是很好吗?”
“不好,爸爸的媳妇妈妈太坏了,把奶奶赶出家门不要了,我长大后也不要妈妈。”说罢,选选将头埋在奶奶的怀里,“呜呜呜”哭得很伤心。
3
这一年,山里的苹果长势十分旺盛,中秋时就已经红彤彤挂满枝头。
明净高远的蓝天,悠悠飘动的白云,清爽怡人的秋风,明媚灿烂的阳光,枝头微笑的苹果……
这美好的一切使李奶奶陷入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在这片果园里,洒下了她和老伴辛勤的汗水,寄托了她和老伴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睹物思怀,触景生情。老伴慈祥和蔼的笑脸又一次出现在面前,曾经美好幸福的生活再一次浮现在眼前,李奶奶不由得心里一阵悲凉,伤感的泪水涌出眼眶。
又到秋收秋播的季节了,又到摘苹果献月亮的时候了,李奶奶顺手摘下几颗又红又大的苹果,她要将这些苹果献给天堂里的老伴。
一轮明镜似的圆月从东边山梁上冉冉升起,轻盈似水的月光给山川大地披上淡淡的银纱,清凉的晚风轻吻着李奶奶干瘦的脸颊。
今天是八月十五,李奶奶将老黄牛从土窑里牵出来,拴在门前的大槐树上,将又红又大的苹果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在门前的小方桌上,点燃一柱香烟献月亮了。
李奶奶静静坐在屋檐下,老黄牛卧在槐树下悠闲地回草,小花狗像天真烂漫的小孩子,高兴得摆动着尾巴来回嘣嘣跳跳。
突然,苹果园里隐约传来“沙沙沙”的脚步声。“奶奶,奶奶,我是选选,我陪您过中秋节来了。”选选气喘吁吁地喊道。
转眼,选选来到李奶奶面前,看着憨厚可爱的孙儿,李奶奶布满邹纹的脸庞上绽开了幸福的微笑,一会儿摸摸选选的额头,一会儿亲亲选选的脸蛋。
“还是我的孙儿选选最疼奶奶,等选选长大了,有能力孝顺奶奶了,就接奶奶回家。”李奶奶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
不管生活多么艰苦难熬,时间还是像山间流水默默滑过,年过六旬疾病缠身的李奶奶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彻底变成了老奶奶。
花白的头发蓬蓬松松,满脸的皱纹沟壑纵横,一双眼眸暗淡无光,浑身的衣衫破烂不堪,佝偻的身影摇摇晃晃,李奶奶一个人进进出出,孤孤单单,与孤寡老人并无两样。
由于常年累月艰苦辛劳,加之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营养严重不良,李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最令她担心的是一旦自己病倒,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起,那就遭大罪了。
4
阴雨绵绵的一天,李奶奶牵着老黄牛来到荒坡上放牛,不料老黄牛的缰绳一绊,将李奶奶绊倒,从半山腰处一直滚到沟底。
这一摔可真是不得了了,本来疾病缠身十分可怜的李奶奶成了半身不随、生活不能自理的残废人。
作为李奶奶唯一的儿子,这事怎么说也要刘四海和王彩菊管。刘四海三番五次做王彩菊的思想工作,恳求将母亲接回家来。
“我还是那句话,有我就没有你妈,有你妈就没有我。”王彩菊就是一根筋,无论怎么说她坚决不答应。
刘四海知道企求蛮不讲理的王彩菊行不通,于是每天晚饭后,以庄稼地里有活为由,背着王彩菊拿上馒头,来到小窝棚看望母亲。
刚开始王彩菊还信以为真,但时间长了就产生怀疑。一天晚饭后,刘四海照例说地里有活,背过王彩菊拿了几个馒头,就直奔苹果园而去。
王彩菊偷偷尾随其后,一直跟踪到小窝棚,刘四海的所作所为,被王彩菊看得清清楚楚。
刘四海回家后,王彩菊直截了当质问:“刘四海,你给老娘老实交待,今晚你上哪儿去了?”刘四海支支吾吾说地里干活去了。
“刘家的窝囊废,你骗谁哩,你是给那个老不死的送吃的去了,难道你还能逃过老娘的火眼金睛!”
王彩菊越说越气愤,拿出一瓶农药怒吼道:“刘家的败家子,如果你和那个老不死的再来往,我现在就死给你看。”刘四海费尽全力才将农药瓶夺下。
从此,刘四海再也不敢偷着给瘫痪的母亲送吃的了。
孙儿选选已懂事了,知道瘫痪的奶奶没吃的,也知道妈妈不让给奶奶送吃的,于是在临出门前撒谎说:“妈妈,我饿。”
王彩菊说:“馍馍在篮子里,自己去拿。”选选每次吃一个馒头拿一个馒头,然后飞快跑到窝棚里送给奶奶吃。
这样久而久之,最终被王彩菊发现了,将选选狠狠暴打了一顿,并严加管束,再不让选选拿馒头出门。
王彩菊虐待婆婆的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人们都非常同情李奶奶的遭遇,村主任黄一贵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王彩菊说事明理,结果被王彩菊野蛮地轰出家门。
黄一贵认为王彩菊彻底从头坏到脚、从里坏到外了,靠不住也指不上了,于是他把村民召集起来商量对策,经大家讨论决定:每家一天轮流给李奶奶送饭。
在艰苦难熬中,在忍饥挨饿中,李奶奶似山坡上的野草一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顽强地活着,在窝棚里爬出爬进,度过了漫长的三年时光。
当小村人们高高兴兴喜迎新年时,李奶奶似一盏耗尽油的煤油灯终于熄灭了,她走得消无声息平静安祥。
当村民发现时,李奶奶的尸体已冰冷僵硬了,平展展躺在土炕上,表情安详自然,花白的头发也不凌乱,可以看出李奶奶在临终前并没受太大痛苦。
李奶奶下葬那天,老天爷也好像被感动了,下起了鹅毛大雪,全村男女老少都怀着沉重的心情,不约而同来为这位可怜的母亲送上最后一程。
5
提起晚年的李奶奶,小村的男女老少眼眶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并将痛恨的源头指向儿媳王彩菊,认为这一切都是王彩菊作孽的结果。
只要王彩菊路过,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并指桑骂槐:“大家小心着点,毒蛇过来了,魔鬼过来了,千万不要招惹,以防伤害好人。”
不知谁编了一段顺口溜:李奶奶真可怜,生了个儿子没本事,娶了个儿媳毒如蛇,不给吃来不给喝,终将奶奶送西天,不是老天不报应,只是时间未来到。
李奶奶的悲惨死去,给刘四海留下了终生遗憾,刘四海更加痛恨媳妇王彩菊,是王彩菊使自己有亲不能孝,有孝不能尽,有恩不能报。
读初中的选选已懂事明理了,认为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好,自己的妈妈怎么就那么狠心,非要将奶奶活活饿死。为此,选选也不把王彩菊当亲生母亲对待。
孤僻的性格、狭隘的胸怀、孤立的环境、深深的自责,使王彩菊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她整天心情郁闷少言寡语,久而久之患上了抑郁症。
王彩菊嘴里不停地念叨:“我是毒蛇,我是罪人,我的丈夫不把我当妻子,我的儿子不把我当母亲,我的婆婆变成厉鬼要索命,哈哈哈……哈哈哈……”
村主任黄一贵说:“四海,你媳妇彩菊精神上出了问题,抓紧时间去医院看看,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主任,最近正值收秋田和摘苹果,我一个人既要做饭又要下地,还要照顾孩子上学,实在是忙得脱不开身,待秋收后我带她去医院看病。”刘四海无奈地说。
一天傍晚,刘四海下地回来,发现不见王彩菊的踪影,他找遍了房前屋后和村里村外,都没找到王彩菊。
黄主任发动村民到处寻找,并向公安局报了案,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二周、三周……,时间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王彩菊的音讯。
过了两个月,秋收秋播结束了,忙碌了一年的村民清闲下来,村民陈成去山林里打猎。
当陈成经过一片繁密的山林时,发现草地上有两只女人的鞋,他仰起头一瞧,被吓了一大跳,一具尸体长长地吊在树上,他赶紧爬上树去解其下来。
这具尸体已腐烂得面目全非,辨不清人的模样。陈成迅速报告了黄主任,黄主任立即带刘四海前来验尸,刘四海从衣着上断定确是王彩菊无疑。
村民感叹道: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有良心,不要把事情做绝了,王彩菊那么恶毒地对待婆婆,最终遭老天爷报应了。
(完)
走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