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号,周一。今天北京的天气很晴朗,阳光很温暖。
考研的正常生活,就是没有生活,波澜不惊。起床、吃饭、去图书馆、学习、吃饭、学习、吃饭、学习、睡觉。一天就过去了。想了想,今天都干了些什么,恩,基本上完成了规划的人任务,虽然个别任务有时差,但还好是完成了。背了书,依然是记住记住的,记不住记不住的。做了曲式,总是会被郁闷到生无可恋,然后继续被虐。英语阅读,二刷,正确率是5432,幸好只有4篇,真怕在来一个1和0。然后这周又要开启精度模式了,速度逐渐快了起来,但是还是会担心来不及。
心里默念:不要着急,你想要的,时间迟早都会给你。
今日份讲述——巴洛克时期创作歌剧的作曲家
前两天说完了巴洛克时期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巴赫,以及巴洛克意大利的歌剧,有4个乐派。今天来说说,除了意大利以外,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歌剧创作故事。
首先是法国。法国最著名的作曲家有吕利和拉莫。乍一听,两人似乎是好兄弟。事实上,在西方音乐史中,他们是相差“一个世纪”的“好兄弟”——都是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
吕利,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创始者,他主张“抒情悲剧”,即用音乐写成的悲剧。一生共创作了15部歌剧,主要是《阿尔切斯特》《阿尔米德》《爱神与酒神的节日》《阿蒂斯》等。也曾在路易十四的授权下掌管皇家歌剧院。
法国的十七世纪,具有明显的宫廷风格。因为他在那个时期,还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君主国家。也在17世纪产生了许多“古典主义戏剧”的文学作品。法国歌剧有两大传统来源:1、法国皇家芭蕾舞。2、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以前总是喜欢看喜剧,会让人开心。但后来明白了,为什么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悲剧。
抒情悲剧,是吕利的“金字招牌”。但是他的后辈却没有完整延续。
再说拉莫,拉莫厉害,不是因为歌剧,而是因为他的和声。1722年,他发表了《和声学》,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同时问世,标志着近代和声体系的建立。此后他还发表了《和声原理论证》《音乐理论新体系》等和声理论著作。
明明可以靠歌剧,偏偏要研究和声。好吧,优秀的人想来是看心情比较多吧。所以还是提一提他的歌剧作品,难得反映出受吕利抒情悲剧的深刻影响的作品是《达尔达尼乌斯》《卡斯托与波吕克斯》等。
法国说完好像英国说说英国,但是我想放到明天,因为英国的这位作曲家,是和巴赫相提并论的大人物,也是一位极其有故事的人物。值得好好念叨念叨。
以上就是今天的讲述内容。我和这个世界,都在努力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