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命运不公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自己最近好失落,我想要抱怨。”
“你还小,那里有太多的不公?最有资格抱怨的是你的外公,但是他从来也没有。”
一九三九年,我外公出生了。他整个一生不是坎坷就是艰辛,他在我记忆中就是那一代人最好的缩影。
外公读书的时候成绩很优秀,上学一直都是保送,在那时候看来真的是算个知识分子。
外公高二的时候,“大办钢铁”但是学校却不办了,学生都回家种田。那时候一个文化水平高二的高材生,正值大好年华,国家也才解放不久百废待兴、那时候的青年一心想着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最后却回家种地,满腔的热血、满脑子的理想就这样落空了。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
拜托!还好我外公没有被饿死,也就有现在的我。
“大办钢铁”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三年大旱,整整三年!饿的时候什么不吃?外公家河对面的田埂上有一种白色的泥土,饿的不行的时候就把它和糠混在一起做成饼来吃。想想看,泥土可以吃吗?那时候的糠能吃吗?大部分人肯定都是不能吃的,但是不吃没有办法,树皮,野菜等等等等,能吃的都吃了。
不过好运气也是有一些的,外公那时候有点文化,靠这个得到了老外婆的赏识,就把外婆嫁给了外公。外婆那时候在乡里很有名气,是个远近闻名的大美人,生的高壮人也漂亮,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门提亲的,但是老外婆就看重外公的文化,说:“他肚子里头有墨水”。
外婆当时当然有喜欢的人,他不喜欢外公,外婆也没读过书,嫌外公长得不好看;虽然外公娶了外婆但是外公喜欢的是他读书时的同班女同学,可是没办法,父母之命不能不从。反抗的了吗?反抗不了,如今呢?当然可以。
就这样外公外婆就走到了一起,彼此吵吵闹闹走过了几十年,却相互珍惜相互敬重。他们有时候得到一些好吃的都让着对方吃,但是外公性子温和所以时常犟不过外婆,外婆总会说:“你不吃那我就把它丢到地上去!”也好在外婆大胆,性子爆,才能在另一方面撑起这个家。
到了挣公分的年代外公身上的担子才叫重,什么病根都是那时候落下来的。因为外公外婆要两个人养活全家九口人!
外公在家中排最大,有三个弟弟。他的最小的一个弟弟与他相差二十岁!之后娶了外婆生了四个子女,最困苦的时候本打算把我三姨送给一对没有儿女的人家养的,但是外婆舍不得,真的舍不得!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女儿,大不了自己再苦一些,累一些,我三姨就这样被留了下来。怎么能因为苦而抛弃自己的孩子呢?
也好在当初外公有文化,挣公分的时候做的是会计,每天记着谁谁谁什么时候出工,什么时候收工,干了什么之类的工作,但是还不够!你公分挣不够粮食分就分不够,饿死么?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住!外公就开始每天凌晨三点去耕田到五点,然后开始一天的出工,晚上又继续干活,那是何等的劳累?外公他身体也不是很强壮,吃的东西也不够,营养更是跟不上。但是外公坚持了下来,再之后外公不仅带着四个子女还帮三个弟弟张罗着把媳妇给娶到了,因为老外公留的家产真的不多,分家那年就分到了不够吃一年的米和一间半的屋子。因为那一间半的屋子外公外婆就修了大半辈子,有一些积蓄就修一点。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
本来外公也是有机会走出那个环境的,恢复高考的时候外公没去,当时的铁道部门也来招了好几次工,凭借的外公的文化水平也是完完全全可以的,但是外婆无论如何都不让外公走;外公是主要劳动力,他一走了谁来养这个家呢?
于是外公就这样留了下来,一辈子。
当时对面山的一个人文化还不如外公高,但是他们家里负担小他就去了,之后就成了工程师一家人都搬到了城里;有时回来看看都会买一大堆好吃的,我妈妈他们就会好羡慕,分到一些都觉得好高兴。外公呢?外公什么都没说,虽然外婆很好毕竟没有读过书,看问题也不够长远,只顾着眼前了,可是也不能怪她。
所以外公外婆如今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倾尽所能让孩子都上学,于是四个子女都上了初中;乡里的人都很羡慕,我三姨更是考上了中专,按照当时的话说就是:飞出去的凤凰。
如今看起来这点学历算什么?是啊什么都不算,在那个年代就是不一样了。那为什么不继续供他们上高中上大学呢?因为他们真的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再怎么砸锅卖铁甚至卖血也没有能力了;你卖还不一定有人要。
现在人们问起外公那一代人以前的日子有没有什么不满和抱怨的地方?哪一个不愤恨不已?但是外公他也没有,只是搓搓手掌摇摇头说:“过去了过去了。”命运对外公不公吗?一点都不,外公有抱怨吗?一点都没。也许是承受了太多的生活的艰辛,可一直面对着。
“最有资格抱怨的是你的外公,但是他从来没有。”
有些事情你真的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证明,比如:命运不公。全怪命运?当然也不。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莫非你就不过了?面对、承受、不屈服绝对比你放弃了的好。
我心疼我外公。
PS: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