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早在2月1日就看了,详细的影评今日才发出来。
这是我2025年在影院看的第13部电影,也是春节档期我看的第三部电影。
说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还挺坎坷,在经历了两次退票之后,终于看上。说实话,对于这部电影我并没有任何的预期,在除夕和朋友的聊天之中,我还认为春节档的最终票房排序会是:唐探>哪吒>蛟龙>封神>熊出没>射雕,不过随着春节档电影一部部看完,我会认可哪吒的完胜,同时也遗憾于蛟龙的被埋没,不过却维持了封神和射雕的之前直观判断。
或者说,《封神》第二部,甚至还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个人觉得要强于第一部,虽然第一部在2023年的暑期取得了26.36亿的票房佳绩,但我认为只是偷塔成功而已,我并不认为封神第一部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甚至连被吹爆的电影工业化,我也没有在第一部之中感受到些许。好在这一切随着第二部的宕开而一扫而空,这一次,乌尔善用作品证明了华语电影的工业化,不是只停留在采访文章之中的数字堆砌,而是实打实地可以表现在银幕之上。
我曾经认为,即便拍出了《749局》,陆川也是中国最好的动物特效导演,被喷出翔的《九层妖塔》和《749局》,至少在动物特效方面都是华语电影的NO.1,不过这一次《战火西岐》之中,无论是前面的野猪、还是后面的火麒麟,都证明其实没有花钱的不是,特效这个东西,最终拼的其实还是成本。可以说,成本决定了特效的下限,那么决定特效上限的是什么?就是导演的审美,这一点恰是我认为乌尔善的死穴。我不能说乌尔善的审美不好,我却只能说他的审美很怪异,他的作品之中的女性形象永远是怪异的、荒诞的,这一次邓婵玉勉强赶上了一个所谓“女权”的风口,可是依旧无法掩饰她并不同于大众审美的事实,而更令人诟病的,则是殷郊的法相,虽然我看了很多幕后花絮,乌尔善说了自己的设定,但是我无法接受一个自诩擅长“东方魔幻”的导演将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法相”这样飘逸的存在拍得更阿拉丁神灯之中冒出蓝精灵一样,看看《哪吒2》之中,虽然也有一些突破常规意义的审美,但是根上而言审美依旧是东方的、美的,而不是《战火西岐》之中的奇怪存在。
我不认为封神第一部是一部好电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部的故事采用了好莱坞经典的“弑父”情节,故事也尽可能向好莱坞的标准工业体系靠近,但是我无法接受同一部电影将“弑父”这个情节用了两次,这是多么偷懒的编剧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到了第二部《战火西岐》,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我认为这一次应该是编剧曹升的作用被抬高了,虽然他不及冉平、冉甲男父女俩名气更大,但是作为曾经提名过鲁迅文学奖的作者,实力还是可以想象的,无论如何,乌尔善和当年的北京文化,敢于在这样投资级别的影片之中使用新人(编剧/演员),着实让我佩服。但是很可惜,导演在二度创作之中,似乎将剧本的精华部分丢失了,西岐百姓篝火庆祝一幕,在整个影片之中是突兀的、剥离的,然而我相信,编剧的设定之中,这一定是“民心”的代表。可以说《封神第二部》犯了好莱坞电影一样的问题,就是重视效而轻文本。
《封神榜》小说,就是一部文笔很差的强设定作品,这也是它最终没有进入“四大名著”的原因所在,而封神第二部也是如此,在原本小说并不好的基础上,做了更坏的处理,这一部之中,当魔家四将、殷郊法相、闻仲十绝阵这些“神迹”出现的时候,“人神共存”就变得尤其重要,电影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处理,这让人的反抗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失衡感让电影的对立完全不成立,更别说,导演还天马行空地将邓婵玉和姬发写出了似有似无的爱情,虽然将邓婵玉从邓九公的阴影之中独立出来、从土行孙的婚姻之中释放出来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但是将她和姬发的儿女情长和西岐百姓的性命放在一起做一个“最后一分钟营救”,我只能说乌尔善的脑子是被驴踢了。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确企及了好莱坞的工业程度,却也犯了好莱坞的毛病,只能说,这是一部我们工业化电影的里程碑作品,但是距离好作品、史诗,真的还相去甚远。
3日早间还看了饺子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是饺子最早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短片,之前很多网友解析《哪吒2》里面的ZZ隐喻我还觉得有些过度解读,但是看了这个短片我发现真的不是过度解读,饺子的确喜欢玩ZZ隐喻,这个短片尤其明显。晚间看了《单排喜剧大赛》,这是去年我唯一没有看的喜剧节目,因为节目中有以《黛玉直播间》大火的姚尧,所以一直想看看,但是真的看了之后发现,大多数节目因为是单人的缘故,显得十分无聊,决定放弃。
4日早晨9:00起床,抄写了《金刚经》第四分,这一分的主要内容是菩萨应该如何教住,世尊很明确地说了,菩萨应“无所住行布施”,具体而言就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总体就是“不住相”,然后世尊解释,不住相行布施,它所得的功德就会像不可思量的东南西北思维虚空那么多。可见,在F陀的心中,法是无形的,现在很多人、寺院一堆堆的讲究,真是本末倒置,前不久在小红书还看到什么寺院的三个门是什么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不能走中间云云,真是可笑。
上午把新的打印机装好了,惯性思维导致折腾了很久,后来发现换个角度一切都迎刃而解。
下午准备带可姐去颐和园,颐和园的展览之中有一尊元蓝釉梅瓶,全世界仅存三件,国内仅存两件,另一件扬州博物馆藏是禁止出境文物,暂时不能去扬州,那就看看这一件也不错,而且据说扬州那一件只能远观,而颐和园这一件这一次展出得非常亲民。
今日百字营新增红包1.09元,本月累计8.12元
今日写2200字,百字营二月累计写7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