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路遥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发表之后一时洛阳纸贵,引发热议,路遥本人也凭借《人生》一举奠定自己在文坛的地位以及读者的认可。应该说《人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路遥紧贴生活写作,在对生活的描写之中体现自己的理解,乃至于精神心理上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中立的叙述这个故事,正如路遥本人所言: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分分叉叉的路口,到底向左还是向右?只有一直走下去,时间会告诉你。但即使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是否会让现在的你更加轻松欢愉呢?未可知。因为你已无法回到起点,再度体验。这就是人生深邃的奥秘。
《人生》读后感大概是改革开放初期吧。高考落榜的农民子弟高加林的临时民办教师的工作被村委书记高明楼走后门儿的二儿子三星顶替,失业回家务农,满腹学识,一腔激情却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段时间陷入悲伤抑郁,甚至上县城卖馒头还要担心遇到高中同学。
然而恰巧遇到的高中同学,两个干部家庭子弟:在县城当播音员的黄亚萍和县城副食公司保管张克南,两人正处于恋爱之中,对高加林并没有什么癸落,但自尊心极强的他却很反感。与二人挥别后,他最终也没能在县城集市里喊出叫卖声,他也躲进了县城的阅览室看了一通报纸,馁当然没有买出去,灰溜溜的回村时,等候已久的刘巧珍帮他卖掉了馒头。
刘巧珍是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刘立本在村里的地位仅次于书记高明楼。刘巧珍漂亮善良勤劳能干,应好尽好,可就是没上过学,没有文化。但她一直喜欢着高加林,趁着一起回村的机会,巧珍向高加林表白,高加林也深受感动,虽然村里有些阻挠,但二人还是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与刘巧珍的这段感情,慰藉了失意苦闷之中的高加林。
高加林的叔叔是军队干部,转业到县城劳动局当局长,副局长马占胜为了讨好他,走后门儿为高加林安排了县城记者的工作,高加林得以脱离农村。高加林不怕吃苦,再加上文化高,读报多,文笔好,很快在县城有了名气。
此时,做播音员的高中同学黄亚萍被高加林的文章折服,又唤醒了以前读书时候两人的情傣,向高加林表白心迹,高加林也觉得,巧珍没有文化,以后没有共同语言,自己不能被巧珍一辈子栓在小县城,而且黄亚萍还说要带他去南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冲垮了这个年轻人的道德防线。他很快与巧珍了断,黄亚萍也与张克南分手,两人在县城过上了只羡'岑不羡仙的生活。
张克南母亲为了报复,向纪委举报了高加林走后门儿的事儿,高加林被开除,高加林主动与黄亚萍分手,回到了那个一直想逃离的农村。
但此时,巧珍已经嫁给了另一个好后生马栓。往后的日子该何去何从......
上面的小说梗概听上去好像就是一个渣男负心汉最后自作自受的故事,但其实其中的细节还有很多,因为这些细节的填充,事情也万没有如此简单。
高加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年轻力壮,富有热情和激情。他也是真心喜欢巧珍的,但巧珍在他心目中还只是一个农村妇女,虽然巧珍美丽,善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就算到最后也没有怨恨高加林,两人都是出身农村,差别就在于文化。还有高加林的心气高,总是不满于待在农村待在小县城,他也始终觉得,娶巧珍就是把自己栓在了自己要逃离的地方。最后虽然“负心汉回村”,但父老乡亲还是向这位犯了错误的年轻后生敞开了包容的怀抱。关中人民那种朴实而人义,一直是这部小说的底色。巧珍嫁给了多次上门求亲,而且不嫌弃所谓的名节的马栓,马栓是个好后生,也富有生机活力,但巧珍还是爱着高加林,或许感情会在岁月中慢慢变淡,可是真的会慢慢变淡么?最终我们都会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可是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是在不断回想中加深的。二人最终能否幸福,我倒不是很怀疑,马栓的大度,巧珍的善解人意都会使他们幸福,但这幸福,却是在极大的妥协之中。
黄亚萍因为和高加林好,把和张克南的关系彻底撕裂了,本来两家的通家之好也断送了,他们俩最终的命运如何呢?或许还会和好,但原来的那些话已经说开,不爱就是不爱,黄亚萍的理想主义更胜高加林,从小也没有面对生活的残酷和压力,究竟能否屈从,也未可知。张克南我挺欣赏,他身上有种读书人的义气,而且温和大度,心胸宽广,他一定会原谅黄亚萍,但我挺替他惋惜,但也挺替他高兴。如果爱我和我爱只能选择一个,那一定是我爱。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我怀疑是作者的化身,那就是德顺老汉,德顺老汉一生未娶,那是因为年轻时候所爱的女子另嫁他人,与高加林又何其相像呢。德顺老汉看事情很明白,他敏锐觉察到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感情,并且给与鼓励和支持,并讲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儿来劝他们珍惜,可是事与愿违,
虽然最终高加林还是错过,却在最后回乡之时,在德顺老汉的大手抚摸下哭泣。
谁的错?这个悲剧是谁的错,是高加林爱慕虚荣难敌诱惑吗?他上边的两条理由已经很充分了,虽然很自私,但也很现实。其实我一直不担心高加林的命运,正如村支书高明楼想的那样,高加林的潜力很大,并非池中鱼。更因为当时全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社会已经在为之后的蓬勃发展蓄力了,作者在此时夏然住笔,因为我们都清楚,以后就是灿烂的现在。
为什么高加林执着于离开农村?因为当时的计划经济,就业岗位都是分配的,人口流通不自由,如果没有县里的工作,那就注定是个农民,是要划归生产队,是一定要参与劳动的。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评价他的同时,也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当然,想明白之后,也要更加珍惜和感激现在的中国,人口自由流动,阶级并不固化,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我们不会陷入高加林的困境。
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境,我们身在其中,挣扎在其中,最好,能乐在其中。
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