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学之后,我很少去找老师单独交流问题。
第一:我不想给老师提要求,加压力,不想让老师单独优待我的孩子,不想让老师为难,我相信每一个老师的初心都是好的。
第二:我不想让女儿总是依赖我去跟老师要求什么,而是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和自然的状态得到老师应有的关注即可。
所以女儿学的特长班,我也不去找老师单独要求什么,有的家长就不是这样,一个邻居家长,三番五次的去找老师要求多关注严要求她的女儿。
老师也真的对她女儿关注很多,每堂课都要纠正她女儿的动作,她的女儿跳舞动作也真的比我家女儿标准很多。身为父母,孩子就像自己种的庄稼,如果长势不如别人,肯定也会心理有想法。
之前因为加班总是没有时间亲自陪大宝去练习跳舞,上周六终于有时间陪大宝去练习跳舞。看着别的孩子跳的有模有样的,动作标准到位,自然就开始了比较,总是看着大宝的某些动作不标准,心理就开始犯嘀咕:
是因为我不跟老师要求,所以老师放任我的孩子不去纠正吗?我这么放任而不是去找老师要求对她严要求,是不是会误了她呢?
其实我去找老师说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不愿意去做,因为我不想给老师和孩子增加压力。
我开始努力努力地觉察我的初心和转念。
1:我送女儿来学习跳舞是想要培养她的兴趣,还是让她跳舞很专业?
2:我为什么要比较我的女儿和别的小朋友谁跳的好?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还是对女儿来说很重要?
3:女儿学习的开心重要,还是跳的标准重要?
4:如果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我去找老师要求严格对待我的女儿,会有什么后果?
最初报名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女儿必须跳舞很标准,我的初心女儿享受跳舞的感觉就好,通过舞蹈培养下女儿的气质和爱好,仅此而已,那么跳的是不是标准就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跟女儿说点什么,让她上心点,让她认真点等等,但是我并没有马上说出口。
吃完晚饭,大宝二宝开心的跳舞玩起来,这时候大宝又跳了一遍刚学习的舞蹈,我发现竟然大部分动作都跳的很标准,比在舞蹈学校里面跳的好多了。
我问女儿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很多动作都做得很随意不标准,女儿的回答是:有点困,不想动。
嗯,下午那个时间段确实很容易发困,并不是女儿不积极学习,女儿学习还是很积极的,而我差点因为表面现象误解了女儿,还上纲上线的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
幸亏我及时的觉察并止语了,想起我和女儿出门时候,一个家长和女儿的对话:你跳舞的时候怎么总做小动作,再做小动作,下次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
这个家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我自己也并不是总能是个理智的个体,但是很庆幸,我可以在很多时候保持冷静,减少了很多爆点。
正好看到邱校长群里一位家长分享的一段话,特别共时:
知识类的都一样。我们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格局。不拘泥于孩子此时此刻考了多少分,获得了什么荣誉。抓大放小,看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成长,得到了什么样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和学习保有什么样的学习兴趣,获得了什么样的动力和能力!
女儿跟我说:妈妈,虽然我跳的不够好,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学跳舞的。
嗯,这就够了!
关于孩子的教育,你的初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