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深切缅怀恩师李敬民教授
敬爱的吾师:
您,还好吗?
写下这些文字之时,我已乘着徐徐北上的火车,越过秦淮。九月下旬的北方已然翠绿尽失,淅淅沥沥的秋雨骤添凉意。偌大的北京城里都是匆忙赶路的人儿,当初和您约定的同行却成了一个人的求知之旅。大概是因为您对我毫无犹疑的信任和煞费苦心的培育,才跟我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让我成为了您真正意义上的“关门”弟子,而我也想对您和自己说点什么以表思念……
缘起
初次见您是三年前,在校艺术团的排练厅。每周日下午的排练时光都分外欢愉,您会提前到场做好分工,指挥大家合奏,偶尔从偏远校区匆匆赶到的我,错过了您细致的讲解,您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重复。总是听说您平日的工作忙碌,却从未见您缺席过任何一场排练与演出;总是看着您来回奔波身影疲乏,却从未听您怨天尤人;总是知晓您的学术过人成绩斐然,却从未觉得您有任何“大师”架子……
后来偶然一次我回到排练厅,发现您不知什么时候动了颈椎的手术。指挥台上,您只能被冰冷的护颈套撑得头部无法动弹,却依旧站立近四个小时。九月的长沙烈阳依旧,您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淌下,滴落在三尺指挥台上,淹没在管弦琴瑟声中。
对啊,您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人儿,永远都是洋溢着爽朗的笑容,似乎苦难从未让您受累;似乎生活永远向阳;似乎一切在您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不留遗憾。
追忆
可惜我没能来得及听您侃侃而谈您的生平过往,只能从那些规规矩矩的文字里洞悉您的人生:
“文学(音乐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历任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人文社科评审专家,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4项,出版专著7部,主编河南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统编教材1部,参与撰写教育部本科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厅级以上奖励18项。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专家等职……”
从河南西平县李家庄一路走来,您半生奔波,辗转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福建等地求学。为了在秦淮流域做田野调查,饿过肚子,睡过草堆,足迹遍及毫无人烟的村寨。您曾告诉我:坚守三十余年只为潜心学术。我便深知学术路途唯有坚持,才能守得云开。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与您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从民乐团到雅乐吟唱,从指导老师,到研究生导师,我们的关系更加亲近,对您的景仰也愈渐深厚。或许作为从医学院跨考到您门下的学生,我在您看来有着学科思维的特殊性,有着一腔热血,有着一种执着,似有几分您当年的韧劲,所以您给予我的鼓励与教导如父一般。您会在闲暇之余为我规划研究生培养方案;会兴致勃勃地说要一起研究新兴学科;会关心您的学生们是否有书可读;会清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与话语;会因为学生学术上的一点小小成就就乐呵呵大半天……
当下与未来
似乎我还没有亲身感受过您的课堂,却觉得您用您的一生为我上了无数堂别开生面,令人深省的课;我还没有与您细细谈说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却觉得您已然明了于心;我还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开始新的研究,却觉得您用了人世间最为独特的方式将我送上学术的旅途。如果,成长是必然,“独立”便是偶然中的必然。当下研究生的新生活里,我有着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也请您大可放心。所有您的学生会因为传承了您的精神,在面对未来的艰难险阻时不觉困苦。
北京初秋的傍晚刮起了大风,思绪被拉回,纵使是一个人的求学之旅,因有了目标与憧憬而满怀期待与热忱。
“一事专注便是动人,一生坚守便是深邃”愿吾师安息。
您的学生:尼莫
2019.9.18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