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深切缅怀恩师李敬民教授


敬爱的吾师:

        您,还好吗?


        写下这些文字之时,我已乘着徐徐北上的火车,越过秦淮。九月下旬的北方已然翠绿尽失,淅淅沥沥的秋雨骤添凉意。偌大的北京城里都是匆忙赶路的人儿,当初和您约定的同行却成了一个人的求知之旅。大概是因为您对我毫无犹疑的信任和煞费苦心的培育,才跟我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让我成为了您真正意义上的“关门”弟子,而我也想对您和自己说点什么以表思念……


缘起


      初次见您是三年前,在校艺术团的排练厅。每周日下午的排练时光都分外欢愉,您会提前到场做好分工,指挥大家合奏,偶尔从偏远校区匆匆赶到的我,错过了您细致的讲解,您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重复。总是听说您平日的工作忙碌,却从未见您缺席过任何一场排练与演出;总是看着您来回奔波身影疲乏,却从未听您怨天尤人;总是知晓您的学术过人成绩斐然,却从未觉得您有任何“大师”架子……

      后来偶然一次我回到排练厅,发现您不知什么时候动了颈椎的手术。指挥台上,您只能被冰冷的护颈套撑得头部无法动弹,却依旧站立近四个小时。九月的长沙烈阳依旧,您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淌下,滴落在三尺指挥台上,淹没在管弦琴瑟声中。

        对啊,您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人儿,永远都是洋溢着爽朗的笑容,似乎苦难从未让您受累;似乎生活永远向阳;似乎一切在您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不留遗憾。




追忆


        可惜我没能来得及听您侃侃而谈您的生平过往,只能从那些规规矩矩的文字里洞悉您的人生:

“文学(音乐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历任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人文社科评审专家,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4项,出版专著7部,主编河南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统编教材1部,参与撰写教育部本科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厅级以上奖励18项。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专家等职……”

        从河南西平县李家庄一路走来,您半生奔波,辗转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福建等地求学。为了在秦淮流域做田野调查,饿过肚子,睡过草堆,足迹遍及毫无人烟的村寨。您曾告诉我:坚守三十余年只为潜心学术。我便深知学术路途唯有坚持,才能守得云开。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与您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从民乐团到雅乐吟唱,从指导老师,到研究生导师,我们的关系更加亲近,对您的景仰也愈渐深厚。或许作为从医学院跨考到您门下的学生,我在您看来有着学科思维的特殊性,有着一腔热血,有着一种执着,似有几分您当年的韧劲,所以您给予我的鼓励与教导如父一般。您会在闲暇之余为我规划研究生培养方案;会兴致勃勃地说要一起研究新兴学科;会关心您的学生们是否有书可读;会清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与话语;会因为学生学术上的一点小小成就就乐呵呵大半天……


当下与未来


      似乎我还没有亲身感受过您的课堂,却觉得您用您的一生为我上了无数堂别开生面,令人深省的课;我还没有与您细细谈说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却觉得您已然明了于心;我还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开始新的研究,却觉得您用了人世间最为独特的方式将我送上学术的旅途。如果,成长是必然,“独立”便是偶然中的必然。当下研究生的新生活里,我有着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也请您大可放心。所有您的学生会因为传承了您的精神,在面对未来的艰难险阻时不觉困苦。

      北京初秋的傍晚刮起了大风,思绪被拉回,纵使是一个人的求学之旅,因有了目标与憧憬而满怀期待与热忱。


        “一事专注便是动人,一生坚守便是深邃”愿吾师安息。


                                                                                                      您的学生:尼莫

                                                                                                      2019.9.18于北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建议:在以下七个关键时间,父母应该放下手机,跟孩子好好相处。 1,上学前 不...
    冯萌萌阅读 412评论 0 0
  • 敬爱的刘老师: 您好!“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育花人。滴滴汗水花上浇,喜看今朝花满园。”每读这首诗,我就会想起”...
    城中七一蓝佳琪阅读 411评论 0 1
  • 有的人会想,身边发生的事情是别人做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我让他怎么做的。可是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身边发生...
    了善阅读 769评论 0 3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6:40 就寝:22:00 天气:晴 心情:冷 纪念日:二月初二 祭奠昨日的失去 任务清单 ...
    MOMO_c582阅读 59评论 0 0
  • 作者李樯在剧场版《孔雀》写道:“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我们彼此都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被...
    周干奔阅读 6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