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公,名字叫焘。宋焘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宋公读书很厉害,是县里的廪生。廪生是什么呢?古代的廪生必须先考取秀才,就是通过县试、府试以后,再考过院试。才能叫秀才。秀才中特别优秀的人叫做廪生,所以当廪生非常难,而且廪生由政府发放工资,廪生的工资就叫廪食。
话说宋公正值壮年,身体康健,不知怎的就生起病来,病势日渐沉重,竟至卧床不起。这一日,宋公在家养病,有一个穿着差役服色的人一手拿着名贴,一手牵着一匹额有星斑的骏马,来到宋公床前,对他说:“宋公,在下奉命特地来请您前去赴试。”宋公奇道:“没有考场,也没有考官,为何突然通知我考试?”差人道:“说来话长,还请宋公即刻起身,随我前去。”宋公看看身边竟无一人,差人又只顾催促,只得拖着病体勉强起身换了衣服上马随行。
宋公跟着差人所走之路都很生疏,之前从未曾见过,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出现一座王都的城市。进城后差人带着宋公径直来到一座官衙前,宋公下马步行。进入其中后,沿路的建筑、宫室都非常高大壮丽。差人还是不发一语只是在前领路。直至来到一座大殿中,此时大殿中已经坐着十几个人,除了关公,其余官员宋公都不认得。宋公四下察看,只见大殿的外屋檐下摆放着桌几、坐墩各两套,有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已经坐在其中一个坐墩上,宋公便在差人的示意下与他比肩而坐。桌几上摆着笔墨纸砚,过了一会儿,发下试卷,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心,有心无心。”宋公与秀才两人也不敢说话,拿起笔开始写文章,写成后各自呈给殿上的官员。
宋公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意思是:有心去做的善事,不应该大加奖赏;而无心之失,也不应该责罚太过。殿上的仙人们互相传看宋公的文章,并且大加赞赏。于是便召宋公上得殿来,对他说:“河南某地有一个城隍神的缺位,以你的能力足够胜任了。”
宋公此时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已经不在人世,而大殿上的各位官员正是各位仙人啊。他暗自寻思,家中还有七旬老母,自己如果死了,母亲便无人奉养,思及此,他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得蒙各位仙人能够看得中我,对我委以重任,我本不敢有所推诿,只是家中尚有七旬老母无人奉养,恳请仙人能够准许我为老母养老送终后,再回来听凭录用。”
大殿上一个打扮象帝王的仙人命人去查宋公母亲的寿命,有一个留着长胡子的官吏捧着一本书查阅,禀报道:“宋焘的母亲还有阳寿九年。”殿上的仙人们有些为难,这时关公说:“不妨让张生先代理官职九年,到期再让宋生接任。”于是仙人们对宋公说:“本来你应立即赴任,现在有感于你的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到期后还会再来相召于你。”然后又勉励了那个秀才几句。
两人这才跪下磕头后退出,张秀才握着宋公的手,一直送到郊外。他自称自己是长山县人,姓张,临别时赠诗一首,其中有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公骑上马,与张生相别而去。到家后,恍惚好似梦醒,睁开眼只感觉自己身周都为木头,于是开口呼唤。此时宋公已死去三日,宋母守夜,听见棺木中有呻吟之声,开棺发现宋公竟然起死回生,惊疑不定,将他扶出后,过了好半天宋公才能开口说话。
宋公病好后,去长山县打听情况,果然有一个姓张的秀才也在那天死去,看来之前如梦中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梦境,而自己也是死而复生啊。从此宋公便安下心来,尽心侍奉母亲,平静度日。九年后,宋公的母亲果然寿终正寝,宋公忍痛办完母亲的丧事,交待后事,然后自行沐浴更衣,在卧室中安然死去。
宋公的岳家住在城中西门内,这天宋公骑着一匹胸部镂金饰带的大马,带着众多侍从,突然登堂入室,向岳父岳母行礼相拜后便即离去。大家都很惊疑,那时并不知宋公已经成神。赶紧奔去宋公家中问讯,这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宋公曾经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写成自传,只可惜世事无常,日久湮没于世,而以上内容只是后人记载的大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