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能忍受学生上课睡觉,但是真的不能忍受它们上课交头接耳地说话。其实出现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这节课对于这个学生已将没有了吸引力。
人,只会在能吸引自己的事情上投入注意力。
所以,要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探究,这就是学生喜欢玩的原因。而老师的工作思路若是把自己的观点强硬的传达给学生,或是直接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效果肯定不好,最关键的是看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一定安静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吵吵闹闹的课堂就是坏课堂。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而思考的激发靠的是有价值的问题。在峰回路转时柳暗花明,在顺势发展中出乎意料,就像电视的剧情,总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且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这样学习效果肯定会很好。
今天这节化学课我觉得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先给学生发一些模型,这样的课前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的,最起码在课前没有学生是瞌睡的,整个一节课也没有哪个学生趴到桌子上的。因为整个的过程中都需要动脑、动手,一刻都不能闲。
这些本来就是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应该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成就感的,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不学了。缺少的就是一个恰当的呈现以及引导。
是自己把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偏了
食堂浪费问题的管理。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找事。之前在餐厅值班就是看着不让学生插队,一周轮一次,但是现在呢,除了每天都要值班之外,每天几乎上都是走得很晚,因为还要看着不能让学生浪费。没有班主任不说,干的不好的话还要受批评。不知道是否其他的环境也是这样,在这里就是感觉人心很不齐,总是有一种想要逃离的感觉,不是因为在农村,不是因为条件差,而是因为反正这样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人心不齐真的是什么都干不成。为什么就不能实实在在呢?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为什么总是要欺软怕硬。人,做好自己就已经很难了。能够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有很多闲工夫管闲事呢?话是说得都很好听,但是等到行动的时候,就感觉很不一样了。处在底层,善良是没有用的,这样的善良只会被人践踏。而要成为真正优秀的人,往上走不是为了,付出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要做给哪个人人看,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