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 “真面目”
帕金森病,这一常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众多患者的生活。其主要病因与大脑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变紧密相关,当这些神经元大量减少,导致多巴胺分泌不足,便引发了一系列病症。
帕金森病的症状多样,极具特征性。静止性震颤往往是首发症状,不少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手部会不自主地出现 “搓丸样” 动作,频率通常在 4 - 6Hz。这种震颤在运动时会减轻,入睡后便消失不见,但情绪激动时又会加剧 。
肌肉僵直也是一大典型症状,患者会感到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仿佛肢体被束缚住一般。在检查时,能明显感受到肢体的阻力,如同转动铅管,这就是所谓的 “铅管样强直”;若同时伴有震颤,还会出现 “齿轮样强直” 的特殊表现 。
运动迟缓更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简单的动作,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都变得异常缓慢。写字时字体越来越小,称为 “小写症”;面部表情逐渐减少,呈现出 “面具脸”,让人难以察觉其情绪变化 。
姿势平衡障碍同样不容忽视,患者站立时身体前倾,行走时步伐变小、加快,如同慌张赶路,极易失去平衡而摔倒。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行动能力,还极大地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除了这些运动症状,帕金森病还会引发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如便秘、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这些症状常常被忽视,但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着深远影响。
总之,帕金森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全方位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疾病,深入了解其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常用抗帕金森药物大盘点
面对帕金森病这一棘手病症,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它们作用于不同的靶点,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些常用药物。
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中,苯海索较为常用。它主要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受体,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从而相对提高多巴胺的效应,使胆碱能神经与多巴胺能神经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对于年轻且震颤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苯海索往往能发挥良好的疗效。不过,这类药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幻觉、妄想。鉴于其可能影响记忆功能,老年患者需谨慎使用 。
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少动、强直、震颤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它进入脑组织后,能够促进多巴胺在神经末梢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阻止多巴胺的重吸收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单独使用金刚烷胺,或与抗胆碱药如苯海索联合应用。但需注意,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不宁腿综合征、神志模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以及肝病患者需慎用,孕妇则应禁用此药 。
复方左旋多巴
复方左旋多巴堪称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石性药物,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左旋多巴,作为多巴胺的前体,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在脑内经过多巴脱羧酶的作用转化为多巴胺,从而补充大脑中多巴胺的不足,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的强直、少动、震颤等症状 。像多巴丝肼、卡左双多巴等,都属于复方左旋多巴制剂。
在使用复方左旋多巴时,通常建议患者空腹服用,或在饭后 1 小时左右服用,以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长期服用复方左旋多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 “开 - 关现象”,即患者的症状在突然严重运动减少与相对缓解之间频繁波动;还可能出现疗效减退、异动症等情况 。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溴隐亭、罗匹尼罗、卡麦角林等多种药物。这类药物能够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发挥类似多巴胺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对于早发型患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尤为适用,不仅能改善症状,还可能对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
然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也存在一些副作用,较为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如头晕、嗜睡、幻觉、妄想等。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有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它们能够不可逆地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 - B 的活性,阻断多巴胺的降解途径,进而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 。当与复方左旋多巴联合使用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不仅能增强复方左旋多巴的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波动的情况 。
不过,这类药物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留意,如口干、食欲减退、体位性低血压等。对于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在使用时需格外谨慎 。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绝非简单之事,必须在专业医生的精心指导下进行。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表现、疾病进展阶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制定出最为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抗帕金森药物,其副作用各有特点。抗胆碱药可能致使口干、视物模糊、便秘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还需格外留意其对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金刚烷胺可能引发下肢水肿、神志模糊等问题;复方左旋多巴长期使用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开 - 关现象”、异动症等棘手并发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则较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如头晕、嗜睡、幻觉等 。
倘若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察觉到任何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依据具体情况,巧妙调整药物剂量、变更药物种类,或者增添辅助用药,以此减轻副作用对患者的困扰。
此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容小觑。某些药物与抗帕金森药物一同使用时,可能会对药效产生影响,或者使得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红酒等)同时摄入,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高血压危象 。所以,患者在用药前,务必将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保健品等,详细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全面评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结语
抗帕金森药物在控制帕金森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必须高度个体化。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前往医院复诊至关重要,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精准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坚信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过上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