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的《欢乐颂》,到2019年的《都挺好》,再到最近的《安家》,重男轻女似乎成了电视剧的热门流量话题。
因为这三部热播剧,我觉得重男轻女这个词都受到了误解,或者叫被刷新了底线。传统的重男轻女是把女儿当做外人看待,其心理是,女儿以后是别人家的人,所以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培养女儿,也不会给女儿比儿子多的财产,否则就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当然养老送终等重大责任也不会托付给女儿这个外人。
值得注意的是,重男轻女的另一个变种就是所谓的重女轻男(即生活待遇&日常言语上优待女儿,但家产要传给儿子的做法),也是因为觉得女儿是外人,所以对女儿隐隐带有对客人式的客气。富养女儿、娇养女儿之类的说辞可能也跟这个心态有点关系。
在这三部电视剧里,苏明玉妈妈的做法还勉强算是重男轻女,房似锦、樊胜美父母的做法那已经不叫重男轻女了,那是把女儿当韭菜,视女儿为供养儿子的工具。
苏明玉妈妈薄待、忽视苏明玉。苏明玉和家里近乎断绝关系的这些年里,苏母从来没有去主动了解女儿的情况,感觉就跟她没有这个女儿一样。如果苏母没有突然死亡的话,《都挺好》的故事走向大概率是苏明玉的事业越来越好,可能会因工作原因移居别的城市,也可能恋爱结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总之会和原生家庭愈发疏离,愈发隔绝,愈发不必为原生家庭做付出,彻底变成一个与苏家人血缘很相近,但情感极其疏远的外人。
但在《欢乐颂》、《安家》里,房似锦/樊胜美和原生家庭的联系就相对密切多了,当然这种密切并不是好事。房似锦/樊胜美的家人知道她们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等等。对比之下,苏母去世前,苏家的三个男人就几乎完全不知道苏明玉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别。苏家把女儿当外人,就既不关心也不关注她。房家、樊家把女儿当韭菜、当挣钱工具,就自然要密切关注她的动态,这其实跟菜农时时要去查看自己的菜地一样的心情。
如何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相处?这恐怕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遭遇了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的人而言,这里面有个关键就是要拨开自己对家、对家人爱的渴盼,弄明白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角色和定位。一旦弄明白这些,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了。
对苏明玉而言,苏家当她是外人,她最好也当苏家是外人,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对房似锦、樊胜美而言,家里当她们是韭菜,问问自己想不想当韭菜?也别奢望韭菜当得好,菜农就会放下镰刀,把韭菜当女儿看待了。
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这固然是一个问题,但还有个新问题更加重要,那就是——当我们做父母了,我们会为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呢?
尤其是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这样深受重男轻女之害的年轻一代做了妈妈后,会不会亲手重启这套愚蠢的重男轻女轮回呢?
我蛮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希望屠龙的少年千万不要成了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