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部很接地气的电视剧火了。
这部电视剧就是《我在他乡挺好的》,讲了一群生长于小城市的异乡人,在大都市的漂泊中经历生活、事业、感情的种种考验的故事。
电视剧一开始,金婧饰演的公司职员胡晶晶便被公司人事部主管逼着主动辞职,由于不愿意妥协,她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屡屡受阻,在天台上又不小心将手机掉下去,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轻轻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此,有很多人评论说:不就是一份工作嘛,大不了再找一个,为什么想不开呢。
但我觉得,对于胡晶晶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工作不仅是经济来源,也是安身立命之本,没了工作,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尽管很多人说不想工作,可是没了工作,就没办法生存。所以,他们一边抱怨,一边还是要“勤勤恳恳”的工作。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吗?这么想似乎挺无奈的。
02
《2021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全国42个轨道运行城市中,北京单程通勤时耗高达47分钟,位居全国第一。
北京的小伙伴对此肯定有切身体会,实际上,这个数据可能还是保守的,我身边很多人的通勤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漫长的通勤时间,拥挤的人群,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幸福感肯定会大打折扣。
我一直在想:明明有这么多不利因素,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留在北京呢?被996和各种加班不断蚕食的生活,真的幸福吗?
关于工作的意义,历来是众说纷纭。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对于工作,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目标,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的人为了权名声望,也有的人,仅仅是为了能活着。
03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詹姆斯‧苏兹曼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阐述了工作的意义,他把自己的观点,都汇总在新书《工作的意义: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中。
初看似乎很无聊很学术,但,大家千万不要被书名劝退,我给大家捋一捋,为什么推荐读这本书。
(1)这是一本不错的工作简史书籍
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工智能社会,詹姆斯‧苏兹曼博士以时间为轴,阐述了工作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变迁。如果把这本书当历史类书籍来读,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而且,本书还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可以说是一本人类发展史百科全书,从中,我们能看到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进化的,对于我们理解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也是一个很好的解答。
(2)颠覆了我们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的认知
作者花了30年时间研究非洲南部的一个原始部落——朱/霍安西部落,这个部落直到20世纪末还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这份研究结果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也很颠覆。
我们以为原始社会的人是非常凄惨的,食物很少,还要应对各种猛兽,一定经常在饥饿边缘徘徊。
实际上恰恰相反,原始社会的人营养良好,甚至比大多数工业社会的人寿命都长。
在30万年的智人历史中,人类祖先大概95%的时间都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因为相信大自然会慷慨赠予食物,他们几乎不储存食物,很少人每周工作超过15小时(让现在996的人们情何以堪)。
狩猎采集的成果,也会在部落成员间平均分配(想想现在的贫富分化多么严重)。
除了采集食物,他们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休息和休闲娱乐,如散步、闲聊等等。
这,是不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呢?
所以,不要再同情原始社会的人了,比起焦虑又欲望多多的现代人,他们可能比我们幸福多了!
(3)打破“稀缺经济学”的焦虑陷阱
如今“内卷”几乎无处不在,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的无限增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努力,别人就会超过你。所以,很多人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奋斗的历程,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工作、结婚生子,每一步都处在竞争中,甚至生了孩子,还要教孩子去竞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相信“狼多肉少”这个逻辑。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但是很不幸,在这种“稀缺”的焦虑中,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实上面也提到了,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这对我们其实是个很好的启发。我们的工作能不能不以牺牲健康与生活为代价,让自己更加幸福呢?
作者苏兹曼也认为,我们应该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Human Being”的转化,才更加重要。
04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也充满焦虑的味道,工作的意义,不应该是让我们汗流满面才能生存,而是让我们从中找到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