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两家公司,从“容错率”的角度对比,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两家公司的区别:
D公司容错率很高,员工做错了事可以有很多修正机会,甚至在客户现场犯错也一样有大量修正机会。粗放型,高成长是这家公司的特点。
H公司容错率很低,内部会贯彻“一次性把事情做对”的理念,员工的出错率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成熟,流程化,追求质量是这家公司的特点。
从体量上对比,H公司是大象的话,D公司就是小麻雀。所以D公司关注市场的增量机会(可以理解为“攻”),流程简单,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容忍(从流程上讲是不得已,因为没有精力和资本来完善流程)员工犯错。H公司身处成熟行业,处于行业霸主地位,关注确定性高的存量机会就足以生存得不错,可以理解为“守”,所以质量非常重要,出错意味着可能失去市场机会。
换句话说,两家公司对“风险”的理解不同。D公司认为的“风险”是不能抓住更多机会,H公司认为的风险是不能守住存量经营机会。
这就导致两家公司的员工的工作方式大不相同。
举个我自己的粒子。从D公司跳槽到H公司,因为沿袭了D公司的工作作风(当然这个不能算是公司的作风,只是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养成的习惯),在H公司工作初期频繁地出错。H公司对员工犯错是要统计到项目的质量和风险指标内的,而且还要召开回顾会议专门探讨(对事不对人)。
在H公司,管理者喜欢强调“风险”,事前事中事后都会关注“风险点”。事前风险太大的事会谨慎地选择不做或者降低风险再做,事后要确保零风险再发布产品。
在刚进入H公司的初期,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险制造者。“一次性把事情做对”的要求其实很高,要求员工在做之前把要点、思路、可能存在的风险都想清楚,再动手做。而我则是企图让下游来给我反馈错误,然后再做修改。
殊不知,这个“下游”就是我的“客户”,虽然他或者她就坐在我对面办公。
从流程上讲,我制造了大量的工作给我的下游,这就是风险,因为下游的工作量太大了就有可能继续把风险传递到下下游。
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一个团队成员如果不能讲清楚他要做的是什么,将要怎么做以及为什么做(黄金圈),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团队中的风险制造者。
作为管理者就要敏锐地识别出这样的风险,再协调资源规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