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校长:“你要真实”。
吴岭澜:“什么是真实”。
梅校长:“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电影《无问西东》
“好累、心累、活着就累......”已是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或常听到的词。
“累”是人生常态。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总会对着手机发自内心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活得不累?”
1932年9 月11 日
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等出,妈的。
1932年9 月23 日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年12 月21 日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其实不是去看篮球,是在看大腿。
1932年3 月13 日
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1934年5月17日
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秽亵,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中记录的生活片段和体验感悟。
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看到这些话出自一位国宝级大师之手,起初会感到惊讶、怀疑,在确定其真实性之后,则会发出感叹“原来老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如此真实!”
季羡林在《我的银红时代》里也曾提到“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个字,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
季老生前活了将近一个世纪。或许,活得真实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什么是真实?
活得真实,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原则底线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与他人相处中,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不断确认后,留存下来的自我特征。
活得真实,才不会那么累
人之所以累,大部分原因是没有真实地活着,一直在做别人眼中想要的“自己”。
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孩子”;朋友眼中各种迁就的“好姐妹”、“好兄弟”;老公/老婆眼中的“好老公、好老婆”;公婆眼中的“好儿媳”;老板眼中的“好员工”等等。
其实,我们都忽视了自己眼中的“好自己”。
活得真实也包括“做自己”。
面对不切实际的期望、忍无可忍的要求、不堪重负的任务时,我们不应一直忍隐不发,而应真实地表达自我。
谈到人际交往,我们都会感觉到头大。有时明明自己很委屈了,已经做出很大的让步,还是不能令对方满意。总感觉费力不讨好。
其实,正是由于我们没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才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偏离我们预设的方向。
人生中好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但是,最起码,我们还可以真实地活着。
事实上,只有真实地活着,真实地做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打开束缚的枷锁,过上真正“不累”的生活。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我管你!
这不是任性,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活得真实,才能活得精彩
1999年,王菲在被记者问及是否和窦唯办妥离婚手续时,她直言——跟你有什么关系?还附赠一句,“我是公众人物就要把我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吗?”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是大明星啊,自然不怕这些,可以有什么说什么。
但仔细想想,能这样直言怼记者的明星在诺大的娱乐圈里也是少数。
所以说,王菲能成为歌坛巨星、一姐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家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活出自己。
而有人会怕真实的自己遭他人嫌弃,怕别人觉得自己任性,怕真实的自己不够完美。
但是,这些人却从没想过,别人也可能会因他们的“真性情”而受到喜欢。
伪装不会长久,但如果伪装久了,真实的自我也就难以存在了。
人生本无意义。
但,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
人在这一生中,可能没办法成为亿万富翁、国家政要或大牌明星,但能真实地活着也不枉此行。
像张国荣《我》这首歌唱的一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做自己,真实地活着才会活得精彩。
活得真实,才能收获一切
面对父母,我们可以真实地讲出自己的苦楚。我们可以坦陈我们有可能会辜负他们的期望,我们有可能这辈子也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但,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父母是会理解我们的。
面对朋友,我们可以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委屈与不满。但如果他/她因此而远离我们,只能说他们还不是我们要找的“真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会耐心地倾听我们的各种抱怨并理解我们。
面对爱人,他/她是要陪伴我们走完后半生的人。如果那个他/她是对的人,他/她会真心喜欢那个真实的我们,也会为我们真实地做自己而感到高兴。
面对老板,我们不仅是一个打工者,也是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帮助他完成梦想的伙伴。所以,有时我们可以真实地说出一些关于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自己活得真实,所追求的一切也会更真实。
真实地活着,收获一切真实的果实。
读完季老这两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活着不必太认真,但要真实!
也推荐爱读书的你,去亲自阅读,亲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