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到觉醒:从“每日反思”开始

缘起

今年3月,自从看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我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个3月我读了3遍,每次读完都意犹未尽。

读完3遍之后我开始动笔总结笔记,从书中摘抄了很多认知点,总结了4.6w字,要知道这本书也就32w字,而我码了整本书的1/7。

起初我以为我觉醒了,因为我开始追求自我的提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只是觉醒初期而已,一不小心可能就被打回原形。当时我把所有认为非常有道理的认知点都罗列出来,转化为了行动点,每天晚上复盘时,都会都按照这些行动点一个一个对照着问自己,今天有没有做到?遗憾的是,我发现自己很多行动点都没有做到。我开始表现的有些急躁、焦虑,明明这些认知点、行动点非常有道理,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是在周岭的《认知觉醒》这本书,从中看到“每日反思”这个方法,然后开始使用这个方法,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虽然这些认知点、行动点很有道理,但距离我太远了,远到不是我现在够得着的,充其量也只是知识,而不是认知。我能够得着是其实只有每日最触动自己的事,通过对这件事的思考,所提炼出来的认知点或行动点

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

周岭本人就是通过“每日反思”从混沌走向觉醒的。周岭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自诉:2017年2月,我读了成甲的《好好学习》一书之后,决定开始“每日反思”。谁能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每日反思”却帮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有幸从混沌走向觉醒,正是依靠“每日反思”的帮助。

周岭2017年2月开始“每日反思”,2020年10月出版《认知觉醒》,仅3年多就蜕变了,可以看得出“每日反思”是多么的重要。

比如古代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近代的富兰克林:每日觉察13种美德,柳比耶夫:利用时间统计法反思在哪里消耗了时光...

精英们都有意或无意的做”每日反思“,“每日反思”自古以来就是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

反思模版与案例拆解

以下是《认知觉醒》中的内容。

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不管这个点是令人欣喜的感悟,还是令人难受的困惑,只要它在心头燃起火花,就把它摘取下来,记录到文档里复盘。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比如有一次开车后我觉得很累,在当天的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开车时,身体的一些部位会不自觉地保持紧张和僵硬,从那以后,我便刻意提醒自己保持放松,用最小的力气去完成动作,尽量让汽车在启动和停止时柔和顺畅。不久后,开车成了我的一种享受,家人也反馈坐在车里非常舒适,没有之前的急停、急刹了。

案例拆解:

最触动自己的点:难受的困惑。

描述经过:开车后我觉得很累。

分析原因:发现自己在开车时,身体的一些部位会不自觉地保持紧张和僵硬。

改进措施:从那以后,我便刻意提醒自己保持放松,用最小的力气去完成动作,尽量让汽车在启动和停止时柔和顺畅。(认知点)

比如有一次被领导批评。他用词刻薄,让我当场就想回击。在当天的反思中,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批评,觉得他指出的问题还是很到位的,虽然他情绪不好,但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他对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脾气,并非单独针对我。想到这里,我当即就释然了,并且学会了一招: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案例拆解:

最触动自己的点:难受的困惑。

描述经过:比如有一次被领导批评。他用词刻薄,让我当场就想回击。

分析原因:认真分析了他的批评,觉得他指出的问题还是很到位的,虽然他情绪不好,但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他对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脾气,并非单独针对我。想到这里,我当即就释然了。

改进措施: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认知点)

再比如2019年元宵节前,我们一家三口去南京夫子庙游玩,到达时我们已经很疲惫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但我们看遍了附近所有能坐的消费场所,都人满为患,没有容纳三个人的地方,最后的游玩只好无精打采地走了个过场。在当天的反思中,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可以分开休息,因为必胜客餐厅里有两个人的位置,而肯德基餐厅里有一个人的位置,我们的目的是休息,而不是三个人在一起休息,当时竟被这个思维定式给束缚了。通过反思,我审视并优化了自己的选择,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不会这样死板了。

最触动的点是:难受的困惑。

描述经过:再比如2019年元宵节前,我们一家三口去南京夫子庙游玩,到达时我们已经很疲惫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但我们看遍了附近所有能坐的消费场所,都人满为患,没有容纳三个人的地方,最后的游玩只好无精打采地走了个过场。

分析原因:当天的反思中,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可以分开休息,因为必胜客餐厅里有两个人的位置,而肯德基餐厅里有一个人的位置,我们的目的是休息,而不是三个人在一起休息,当时竟被这个思维定式给束缚了。

改进措施:通过反思,审视并优化了自己的选择,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不会这样死板了。(认知点)

我现在“每日反思”实践了1个多月,已经收集到一小袋的认知晶体和行动清单,真正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对生活感知更加细致。

我的反思案例

以下是我的每日反思案例。

描述经过:最近两天脑海里一直在想着婚礼酒店宴席预订的事情,因为我总是在拖延,总是担心酒店忽悠我,又担心后面婚期又变化,就一直没下定决心预订酒店,就想着能拖则拖,总想着拖到后面去再说。

分析原因:我自己本身就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加上对婚礼酒店宴席的预订流程不熟悉(模糊),每次只要遇到这种模糊(没做过,不确定)的事情就很伤脑,担心、恐惧,按照刻意练习方法论,这些都是处于我的困难区,没有匹配到拉伸区,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对着这个事情很模糊。

改进措施:人对未知都是恐惧的,未知都是自己的认知圈之外很远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正视它、拆解它、认知(看清)它。只要这件事不再未知,那么自然就不再恐惧,就敢于直面恐惧,从而解决它。(认知点)去小红书找到婚礼宴席预订流程,自己按照流程制定一个计划,找酒店客户经理把预订婚礼宴厅的所有点都搞清楚,再交定金。——这个缴纳定金刚好,今天完成了。(行动点)

每日反思的好处,用过的人都说好。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日读书。 梦者,觉之梦;觉者,梦之觉。 这句话很有深意。 它似乎在探讨梦与觉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一...
    Sunny06e阅读 53评论 0 4
  • 生活在一个没有家风的年代 张文质老师书中说了一句话,“一个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兄弟和村落的共同教育而成。”而我...
    乡村追梦人阅读 23评论 0 0
  • 好的,这篇日记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反思,描绘了清晨的触动、现实的落差与对往昔的怀念。以下是对其进行的润色与结构...
    阿隆索阅读 15评论 0 0
  • 无声至有声:民族觉醒的精神三境 老舍笔下鼓书艺人面对苦难孩童时的“开不了口”,艾青诗中鸟的“嘶哑歌唱”,穆旦笔下“...
    箫凌阅读 60评论 0 0
  • 2025年6月7日 又是一年高考日,回顾自己的经历,也曾经陪女儿过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翻看曾经的日记。写的很短,但...
    马泓峡阅读 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