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我所谓
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初中必学,因为必背就觉文章挺长;现在回看,才知全文不到330字。
迅哥儿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桃花源记》前大半两百多字写得有多美,多么怡然自乐,后小半几十字读起来就有多悲剧。
我起码看到三重悲剧。
第一重悲剧:曾有,然后失去,不复再有。
世间战乱频仍,桃花源的存在是例外——人世悲剧;
武陵人见识过,离开后复寻,不得——经历者悲剧;
刘子骥听闻欣往,但未果,废然病终——慕名者悲剧;
后人不再知晓,无问津者——世人悲剧;
可是,若被找到,兵过匪至,世外桃源恐成世间残垣,无论如何都是悲剧——时代悲剧。
这是一个“曾有后无”的故事,一出“失去”的悲剧。古今中外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开元盛世遭逢安史之乱而山河破碎,岳飞十年之功被十二道金牌废于一旦,鲁迅少时“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无奈阅尽世态炎凉,中国民众在1976年连失三根主心骨而不得不在心灵上独立成长,足球“绝代双骄”华彩乐章与网球“三足鼎立”黄金时代几乎正在同时落幕,芸芸众生丧志、亡亲、离婚、断交、失业……
第二重悲剧:未有,梦想拥有,终不能有。
世无桃花源,它不曾存在,从未有过,一切无非是陶渊明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未有例外,未有桃花源,未有完美世界,这是一种更加现实、无从回避的悲剧。
桃花源万分怡然美好,世道现实就有万分沉重,陶渊明内心就有万分悲剧。
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隔绝鸿沟,这曲“可望不可及”的悲剧,比“失去”更加深重,因为它连“拥有”都不曾有过。
对此,古人与今人异代同感,它是周人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秦人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终其一生只是座上宾著文论政,未做主政者治国平天下;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执念终究成空,赵宋王朝非但没有北定中原,反而南逃葬送崖山。
第三重悲剧:错觉拥有,其实未有,空空如也。
现实不得满足,只能求之于梦幻,陶渊明梦想世外桃源并书写成文,似乎以为就有桃花源,其实凡此一切均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空空如也。
传说人生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我能反杀、她喜欢我”,内心渴望什么,就幻想可能什么,到头来才醒悟:达达的马蹄毋宁说是美丽的错误,不如说是悲剧。
春秋首霸齐桓公死后,宋襄公认为自己可以继承霸主之位,结果在泓水之战“仁义”丧师,惨败于楚国,王霸雄图不过是千古笑话;上个世纪印度、越南分别在60年代、70年代,自居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然后主动挑衅,结果被同一个东北方“专打世界第三”之国一波反击打回原形;《白马啸西风》中女主人公李文秀深深爱着苏普,以为他也爱她,事实上他所爱另有其人,她只是少年玩伴之一,无奈只能单人匹马远离伤心地。
“后遂无问津者”,多么平淡又沉痛的结尾。
世有五柳,然后有桃花源。
美好,美好,多少悲剧因你而起?
有,然后无,是悲剧;
无,想有,终无,更是悲剧;
错觉有,实际无,还是悲剧。
美好求之不得,何以解忧化悲?
唯有放下,或者——
拿起,寤寐求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