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文写作
一般来说,机关公文、单位办公写作,偶尔的一些创意写作,如撰写宣传语、广告等,需要你进行一个相对正式的写作,都属于公文写作。日常工作中,需要我们进行公文写作的机会非常多,它发生的场景很具体,如工作中,你要与领导、客户沟通,对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分析等等。
公文写作的四个特点
简洁
公文与随笔、散文等文体不同,它没有给作者太多的发挥空间,不需要对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解释。如公文中写到“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则不需要在文中进一步阐述,为什么不立即做决定,不做这一决定的影响,还要再研究多长时间等等。
准确
公文写作中的用词非常讲究,不能使用口语化的词汇,或太过私人化的表达。如你对某事不确定,不能说“对这个事,我还没想好。”而应该说“对于这个事,我们还需要再探讨。”如此,换了一种口气,整个文章就显得正式很多。
有深度
公文不是流水账,需要作者带着自己的分析去撰写。尤其是公文写作可能会涉及到比较专业的领域,使用一些专有名词,这时,就需要作者从文中分析出自己的结论。但在写作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做到又有深度又平易近人。
有价值
公文不是技术文档,撰写公文时要时刻想着文章的读者是谁,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举例来说,我们都写过年终总结,其开篇通常都是“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做了什么,有几点成绩、几点不足。”开篇就把工作要点概括出来,这是因为方便看报告的人快速阅读,他可能不会逐字逐句看完总结,但是如果列清各项工作,会方便他快速浏览,掌握要义。
公文写作的四大分类
公文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常见的有15种。分别是决定、通知、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意见、决议、议案、命令、纪要、公报。而这两年,随着办公电子化的普及,很多新的文体也被划分到公文的范围里,如可行性分析,执行计划书,调研报告等等。有的单位甚至把企业宣传、创意写作、讲话稿、演讲稿、申请书这些也划入公文的范围。这里是18套公文模板微信无法直接打开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它们有三点通性:
- 正式
- 不带感情色彩
- 有固定的模板格式。这是公文的最大特征。比如邮件、申请信、商业计划书等。都有一定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撰写。
公文写作的四大分类是:
- 通知类(向特定人群通报消息):通知、介绍信、证明信、公函、声明、公开信
- 分析类(讲述或深度挖掘):建议书、可行性报告
- 计划类(自身优势匹配既定目标):个人计划、商业计划书
- 总结类(反思、感悟、汇总信息):内容汇总、感悟、反思、回顾等
套用模板进行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的一个技巧就是模板写作。所有的公文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模板,你只要把内容添加到固定的位置中即可。
套用模板只是让你格式正确,有个好的框架而已。公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公文内部的逻辑。逻辑清晰才能写好公文。我们常见的公文有四种类型,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逻辑和写作模板。
- 通知类模板:所有以信息传达为目标的公文模板都叫通知类模板。如通知、公函、介绍信、通报等等。这类模板通常包含三个元素:“谁”“说了什么”“说给谁听”。有时还要补充一个元素,即“希望达到什么效果”或“注意事项”。
- 分析类模板:它是希望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讲清楚一件事情。通常它包括六个部分:摘要、陈述、对比、分析、建议和参考资料附录。如论文、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情况分析、文献综述等,都使用这类模板。当你撰写这类公文时,可对照这六个部分,看看是否都有写到。
- 计划类模板:很多人在撰写计划类公文时,会将其等同于计划表或做工作罗列,甚至会在计划书中表白自己的梦想和决心。但这违背了这类公文的意义,它的最终要义是:所谓计划是自身优势匹配既定目标的对应关系。例如,你正在撰写一份商业计划书,文中应该包含项目的出发点、工作如何展开、需要什么支持(人力或财力)等等,而不是写你的梦想或想法。要写把“梦想”实现的操作和步骤。
- 总结类模板: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公文类型,狭义来看它指汇总结论,如全年工作总结、阶段性学习总结等;而广义的总结包括反思、感悟、举一反三类型的公文,考察回顾、书评、乐评、游记等等,对已经发生事情的回顾、反思都属于这种类型。从这点上来说,总结不只是概括中心思想,它更像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我们常用是工作中的总结,通常具有三段式结构:第一汇总,做了哪些工作,分门别类列举一下;第二评价,对工作进行评价;第三展望,如何提高或者有什么新计划。这才是工作中的总结,如果只是罗列而没有反思没有与提升,那只能算工作汇总,不能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