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二十二》观后感
向来喜静,特意选了最后一场排片。影厅里零散的三两人,悄无声息。一如这部影片的主旋律,以及它背后日本政府对这段历史的态度。
“人”“性”--“人性”
观影的时候,脑子里不断跳动着这几个词。
人是一种怎样的物种。善良与残暴,温柔与冷血,复杂与简单,智慧又愚钝。
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位饱经沧桑、跨越世纪的普通老人。可八十年前,她们的悲惨遭遇让她们不能选择的承受悲痛,注定不能普通。我们无法切身体会那是怎样一种悲痛,只有透过老人口中的一字一句,透过她们沉重又坚定的目光,从她们的回忆里,去读出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是怎样一段历史。被日军残忍的抓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有羞辱。但她们有不输男人的坚韧与胆识。记忆深刻的是那位深入日军偷取子弹,还持枪打死了两个鬼子的林艾兰老奶奶。虽然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但她仍然凌厉的目光直击心底,让人肃然起敬。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坚毅。还有一位毛银梅老奶奶,原是韩国人,抗战期间颠沛流离命运辗转。同样不幸的被日军虏走,又还算幸运的在中国找到了归属。有理解她的丈夫、孝敬她的儿孙,几十年的生活日渐归于平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祥和。另一位老奶奶却没有这般幸运,从日军手里死里逃生,历尽艰辛回到家中,在最需要丈夫关怀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嘲讽。看到这里最为难受,人性的不堪在这一刻迸发。身体的创伤可以恢复,可是亲人、世人的不理解与指责才是向她们刺出的最残忍的利刃。
“生”“活”--“生活”
生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战争年代,没有别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些战胜了岁月的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愤懑不平,没有耿耿于怀过去,更没有同情怜悯。只有细碎的生活琐事,挑水做饭,聊天乘凉,与大自然中其他人与物一般。她们与我们一样渺小,又比我们伟大。
“等”
影片的结尾,没有对话没有静坐。一位老奶奶离世,大雪覆盖了这片土地、屋顶、山头,映照着人间都明亮起来。
人心也在渐渐明亮。时间不会等你,历史必然流逝。但不代表它不存在了,无论过去多久,正义不会缺席。有生之年,一定想让历史正视她们。
三十二到二十二,再到八,总有一天会到零。
但我们不会归零。
等那一天。
后记
写下这几段观后感的时候,耳边不断的重复影片的片尾曲《九重山》。昨晚看完全片,歌声响起的瞬间,眼前浮现的一幕幕像是看到了老人们这缓缓而漫长的一生。从跌宕起伏到平淡自然。
如歌手燕池所说,原唱版本带给我的更多是宁静。而五色石南叶翻唱与水玥儿笛子演奏的版本则给我更多的共鸣。五哥的歌声不自觉的能勾住听者的心灵,听他静静地诉说那过往的故事;当悠扬的笛声响起,却是再也绷不住情绪。婉转舒缓的旋律,在悲痛沉重的故事背景的衬托下,心灵仿佛都随着演奏者的指尖跳动。清脆的笛声带着我的灵魂飘荡,走进历史的长河寻觅,荡期千层涟漪。笛声渐停,心境却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