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是药神》火了,公映首日破3亿。于此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说的时候百感交集,眼中带泪。
我错过了这部电影,在众多网络平台上看到关于很多的言论,导致我最终决定去看一看这部国民口中的精品之作。像之前《后来的我们》上映一样,我刷着豆瓣微博上的贴子,因为有了上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经历,其实最开始看帖子和决定去看电影,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其实不多。但真的看完的时候,我忍住没有哭,鼻子却酸了很久。
对于这样一步电影题材能够上映并且大火,应该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但这样一部人性和希望的电影却不得不火。
故事发生在2002年,男主程勇(徐峥饰)是一个小店的老板,卖印度神油、贪财、好色、还喜欢打女人,终日蓬头垢面,喜欢空当接龙,每天混吃等死,命如蝼蚁。
一辈子碌碌无为的他,却因为老父亲病重,儿子无人看管,手头拮据最终铤而走险。
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找到程勇,托他从印度代购一种叫格列宁的仿制药物,药效能够达到正版药物的99.7%。这种药在国内卖四万一瓶,而程勇只卖五千一瓶。为了打开销路,经吕受益引荐,程勇认识了病友群的群主思慧。而后认识了懂一些英语的神父,负责联络印度供应商。
程勇通过贩卖走私药物,逐渐地积累财富,然而危险也慢慢靠近。因为妨碍到贩卖毫无疗效假药的骗子的财路,他准备脱离这笔危险的生意。
害怕被抓,这是每个人最原始的求生欲,程勇在一个雨夜宣布了散伙,对不理解的众人嚷嚷:我就是个卖神油的,我管得了这么多人吗?
后来,抢走渠道的骗子漫天要价,被人举报亡命天涯,整个市场开始断药,白血病人们开始走投无路。
曾经一起打拼生意的病患选择了自杀,程勇心里受到了巨大冲击。人性开始复苏,他再次担负起了走私药物的风险,这一次,他只卖500元,这是成本价。
后来,药厂停止生产,只能采取从药店回购药物的方式保证供货,每瓶药成本回到了2000元,但是程勇依然只卖500元,每月亏损几十万。众人感到不解,他却只有一句话:“就当是我还给他们的了。”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再是想自己活下去了,他想要更多的人活下去。当一直帮助他把药物送到更多病友手上的黄毛,为了躲避警察的准备开着装满药物的皮卡出了车祸,他更是泣不成声。
这时的他,已经真正成为慢粒白血病人眼中的救世主,电影的结束,在去看守所的路上,马路两旁站满了病友,程勇的眼中满是感动和欣慰,我相信这一刻他不会后悔。
2、
电影里两次让我差点泪奔的场景:
第一次,是为了找到禁药贩子,警察把买违禁药的白血病患者抓获。
如果患者把药贩子供出来,那么药贩子落网,他们就只能买4万块一瓶的正版药,这个天文数字,足以压垮人。
一个老奶奶抓着警察的手说,四万块的一瓶药,我吃了好几年,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药,他真的不挣钱,他只是想帮我们。你们把他抓了,我们就没法活了。
老奶奶的一句话直接让我泪崩,她说:谁家还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我还想活着,我不想死……
第二次是小黄毛为了保住程勇,他驾着面包车逃窜,最后死去,程勇在医院里冲着警察喊,他才只有二十岁,想活着有错吗?
这个小黄毛,也是慢粒白血病患者,为了不拖累家人,从家里跑出来,到了屠宰场做工人,收入微薄,连最便宜的药都买不起。
可他拿到药后,还分给和他有类似遭遇的病友,他也心心念想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还特意剪了一次头发。
可是,还没等到家人团聚,他就已经丧生在大货车下。
他没有被病魔折磨死,却因为现实提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你也治不过来。
钱是一种手段,贫穷是一种病,但是每个人,都想活下去。
3、
电影里也有让人深思的眼神。
一场是程勇因为受到举报猥亵,决定不卖药一年后,老吕因为没有低价药治疗,最后自杀。
程勇拿着一笔钱去找老吕的家属表示慰问,但被拒绝,他走出老吕家,门外有一群围观的白血病患者和家属。
他们的那种眼神,让人害怕。
那种眼神很复杂,他们没有出声,也没有埋怨,但眼神里的那种责怪和恨意,却掩盖不住。
那些病人,或许也经历过绝望,经历过痛苦,经历过让人无法想象的心理过程。
到了最后,他们看到程勇,只剩下了冷漠和责怪,他们怪,为什么程勇不卖药?为什么他不救救这些人?
第二场是在片尾,程勇重新卖仿制药被抓,这一次,又是病友目送他,眼神和之前的截然不同。
那目光里,把程勇当作了救世主。
但是,程勇并不想做一个救世主,他并没有想拯救这个世界。
如果不卖药,他可能就不会经历这些波折,他的痛苦,纠结,改变,还有最终的选择,其实都是被现实逼出来的,都是从身边的人一步步开始的。
因为老吕妻子的哀求,他决定去看望老吕,因为老吕的痛苦,他决定开始卖药,因为老吕的死,他决定重新不赚钱卖药,因为小黄毛的死,他决定倒贴钱卖药。
最后,程勇成为了病友眼中的大好人,活救星。
他成为了这个现实中的正义。
程勇成为了所有人的英雄,却没有人理解他。
而一个人的悲伤痛苦,别人是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的,正如警察理解不了病友的痛苦,病友理解不了程勇的为难。
落在一个人身上的艰难,是无法全部被人看到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隐忍地活着,甚至是在苟且。
4、
电影的结局,程勇因为救过许多人被释放,进口药纳入了医保,似乎也是圆满的结局。
但为了得到这个结局,回头再看,剧中的人,付出了如何的代价?
这个结局,丝毫不值得大家去鼓掌庆功,而是应该深深叹息。
在剧中,张长林对程勇说,这世界上最大的病,不是任何病,而是穷病。
贫穷不是罪过。
但却能间接杀人。
在现实里,多少人因为贫穷,放弃过太多的事情,放弃过就业,放弃过远走他乡,放弃过理想,放弃过治疗,最终放弃了生命。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生而贫穷的人,能选择的东西实在太少。
什么尊严,什么地位,什么道德,什么廉耻,什么法律,在面对疾病和活着的时候,说句难听的,有什么用?
他们想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去。
但就这么简单的愿望,也实在太难。
但我觉得,剧中的那些人,不是坏,他们只是没的选择,不然就只剩下了坐以待毙,他们和那些高呼着正义的人,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大环境缔造过许多人,也改变了许多人,没有处于那样的环境,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做出怎样曾经无法想象的事情。
有人鄙视穷人,有人鄙视投机倒把,有人鄙视钻空子占便宜。
有人高高在上,有人道貌岸然。
那些批判的声音背后,有些人的话语格外刺耳,有些就是自以为生来天赋异禀,自以为生来就是高贵的生物,仿佛一个审判者,可以断定一切,包括生死。
只是,面对生命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结局。
没有人,可以逃脱命运的审判
今天是2018年7月4号。我在图书馆码字度过我离校的倒数第十一天,距离2018年的结束只剩下181天,我数着日子,看着手机备忘录年前写下的计划,听着《阿通》。突然就觉得时间呀,真的快到我跑起来都追不上了。
5、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不是凡人。
可是在面对生死,我们只想活下去,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个平凡人。
人在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生命,面对现实时,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茫了。
有时,你都不用参照什么地球宇宙,你活着的时间,远远不如一棵树,一栋房子,辛苦了一辈子,几乎什么都不会留下。
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旁人又是如此麻木,没人会为你的苦难埋单,没人会为你的纠结动容,任何的伤痛,只能自己扛。
抗不下去了,无路可走了,终点就会提早到来。
这就是我说所的,悲凉的本意:无解。
曾经我们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都意气风发,都认为自己了不起,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会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自命不凡。
但只要你去一些非常现实的地方,比如医院,看看那些病人,比如走在街上,看看芸芸众生,你就会明白,其实,我们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还有多少在外地拼命工作的人,号称月入多少万,宣称自己是高端人口中产阶级,他们有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在某些事情下,他们照样能被打击地溃不成军。
怕老,怕病,怕穷,怕丢掉体面的生活,怕丧失自己的尊严。
生而为人,我们担心害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直顺利,保证自己一直处于高位,保证自己永远不得病。
没有人是神,我们都是凡人。
但我们,很少承认自己的平凡,都在高谈自己有多么特殊,多么与众不同。
电影很现实,但现实却往往更加残酷。只是我们不知,便装作从未发生,我们没看到,便装作无知无觉。
在电影的某场发布会上,我看到现场背景板上有一行字:生如夏花,坚韧灿烂的你。
这才是在足够残酷的社会里,我们在面对人生时,应该有的情感内核。
永远不要做一个站在高地颐指气使的人,不要做一个自以为了不起高高在上的人。
如何面对疾病,面对死亡,面对冷漠的世界,面对残酷的人生,需要你依然有坚韧的心,如果真的无路可走,停一停,等一等。
希望总会有,哪怕它迟迟未来,哪怕我们依然要穿过漫长的黑暗。
dying to surv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