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妈妈帮我穿衣服
去年冬天,小诺托班的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件薄外套,给孩子在教室里穿。
我们每天早上的流程是这样的:把小书包放在柜子里,妈妈给小诺换外套,小诺去插小红牌,最后跟妈妈挥手拜拜,进教室。
有一天早上,我们到达教室所在的二楼时,老师正好站在教室门口。她看到小诺,就走过来牵着她的小手,往教室里走。
妈妈去放书包,并把薄外套挂在衣架上备用。
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听到小诺在跟老师说话,具体说什么听不太清。等我挂好薄外套出来,发现她们还站在教室门口,小诺似乎不肯进教室。
我和老师都以为孩子发脾气,今天不高兴上学。孩子上学哭闹,通常有效的办法是:妈妈快速离开。
于是老师示意我走,我转身坚定地走向楼梯。眼角的余光瞥见小诺双手拉着门框,并听到她非常焦急地在喊妈妈,一边大声哭泣,一边说着什么,依稀听到“衣服”两个字。
我快步下楼,一边走一边纳闷:小诺上学已经很久不哭了,今天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呢?她刚才嘴里一直在说什么呢?“衣服”是什么意思?
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突然想起小诺今天穿着羽绒服进的教室,便明白了小诺的意思,她是想说:要妈妈帮忙换衣服。
在小诺的看来,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书包-插牌子”的这个流程,是由妈妈陪着做的,然后才是进教室,就是小诺认定的规则。
而今天,妈妈和老师都破坏了这个规则,所以她非常的生气,也非常着急,才会在教室门口大哭大闹。
我为自己明白得太晚而自责不已。
2、一定要走完全部的斜坡
我们住的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斜坡上,布满了一道一道凸起的棱,用来减缓车速防止打滑。
小诺很喜欢这段斜坡,每次车子经过的时候,她的嘴里都大声叫“妈妈~啊~啊~啊~啊~啊~”,声音的抖动总让她开怀不已。
有一次妈妈把车停在地面上,出门时却习惯性地到了地下车库,然后和小诺牵着手走出来。
那是我们第一次步行经过那段斜坡,小诺非常的兴奋,一边踩在凹凸不平的减速带上,一边要求:“妈妈,我们上去后再下来一次好吗?”看到她满怀期待的样子,想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答应了她。
于是我们走到地面后,又牵着手沿着减速斜坡往下走,走到底后,我牵着她的小手调头,转身就要往上走。
小诺却撅着小屁股,整个重心向后移,坚决不肯往上走。因为赶时间,我心里很着急,正要催促她时,她大声说:“你还没有走完”!
我低头一看,发现我刚才还剩三条棱没有走到底。
直到我跨过这三条棱,小诺才非常开心地牵着我的手往上走... ...
“要走完全部的斜坡”,就是小诺设定的规则。
3、“规则”对于孩子意义非凡
文明社会是由无数的规则组成的。交通有交通规则,游戏有游戏规则。
最明确严格的是法律法规,最模糊隐晦的是各种“潜规则”,不遵守前者,你就要“进局子”,不遵守后者,你可能被踢“出局”。
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就是“不遵守规则”的血淋淋的案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家在校还是在外,都能遵守各种规则。因为不遵守规则可能要承担严重的后果,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
规则就好比一个稳固可靠的大书架,有了它,我们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书籍,分门别类地归置好,然后才能开始学习知识。
当周围的一切都有秩序,都遵守规则,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才能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并能因此减少对各种“意外”的担忧,才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规则敏感期,或者叫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孩子愿意遵守成人告诉他的各种规则,并主动去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创建自己的规则。
他们创建的规则,有些可能显得荒谬,比如说:饼干必须是圆的才吃,有缺口的不要;比如鞋柜里宝宝的鞋子一定要挨着妈妈的鞋子;比如睡觉之前一定要讲故事等等。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否决孩子的规则。
也许在孩子看来,“睡前要刷牙”和“睡前要听故事”,都是流程,是秩序,是规则。如果可以不听故事,那当然就可以不刷牙。
4、不遵守孩子的规则,后果严重
我们不遵守孩子制定的“规则”,往往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甚至可能大哭大闹! 还可能带来以下后果:
1)导致孩子怀疑规则本身
在孩子面前,我们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如果我们不遵守孩子的规则,孩子就会怀疑规则本身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而否定这个规则,导致事物又进入无秩序状态。
孩子不得不再一次去建立规则。
这就好比书架被我们破坏了,所有书本又变得杂乱无章,孩子不得不重建一个书架。
2)给孩子树立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坏榜样
如果孩子认为规则是合理的,而我们却可以不遵守,那么你就不能抱怨他“有样学样”。
所以,面对规则敏感期的孩子,我们应保护、理解并尊重他,尽可能遵守他制定的规则,给他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